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核心提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科学把握行动节奏和力度,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在降碳方式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掌握“双碳”工作评价规则的自主权

  ●着力推进绿色降碳技术自主研发,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赛道,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吴文  王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要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独立自主统筹安排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牢牢掌握降碳节奏、方式

  和评价规则的自主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要科学把握行动节奏和力度,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一方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及时采取行动,通过减碳降碳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也急不得。要制定科学的碳减排计划,确保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过大影响。对于传统的高碳排放行业,不能简单将其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这涉及实现“双碳”目标的方式自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碳减排策略,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在降碳方式上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节奏自主和方式自主,需要掌握“双碳”工作评价规则的自主权。评价权是最大的自主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强化对降碳成效评价规则的顶层设计,以目标体系建设来纠偏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碳冲锋”“一刀切”等现象。加快建立自主、科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降碳成效评价体系规则,是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的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需要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双碳”承诺既涉及国内的经济政策,也涉及国际的经济合作。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碳中和计算与评价体系,重新明确世界各国在降碳合作中的分工责任。要根据地方实际,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构建好“1+N+X”体系。

  以“双碳”目标为牵引

  主动参与重构国际金融秩序

  推进“双碳”工作,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不仅意味着能源革命、产业结构调整,还与国际金融秩序重构密切相关。能源权力绑定着国际金融权力,而“碳”金融则有望成为关键性的变革力量。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碳排放权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并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交易和结算,这使得“碳结算”具有充当新的货币价值“锚”的潜力。

  当前,中国正坚定不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历史变局中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与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我们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发展基金等金融产品和工具为绿色发展服务。碳市场体量优势、良好的技术创新发展前景和绿色金融优质服务,为更好把握碳金融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奠定基础。全球碳金融正展现出金融收益的均衡分配性特征,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价值导向相契合。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碳汇交易潜力巨大。近年来,内蒙古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建设碳交易市场、推动碳资产交易,努力把“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支持内蒙古设立区域煤炭交易中心,开展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为内蒙古加快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内蒙古的碳金融市场建设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这让内蒙古有机会成为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为中国碳交易市场注入新活力,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碳交易中的影响力。

  大力推进绿色降碳技术自主研发

  着力推进绿色降碳技术自主研发,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赛道。我们必须坚持把绿色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科技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绿色科技创新。只有自主的绿色科技创新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赋能,我们才能在全球绿色发展潮流中处于更加主动的位置,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相对于其他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绿色降碳技术属于新兴领域。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因此,绿色降碳技术可以成为我国率先掌握科技自主权的优势领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充分发掘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方面的潜能。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继续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具有自主技术领先优势的产业上持续发力,加快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以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优质增长。要立足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要不断优化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同时也要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建立支持创新风险承担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在绿色科技创新领域,要把握好自主和开放的辩证关系,让高水平开放和充分自主互促互进。推进绿色降碳技术自主研发,要注意借鉴先进经验,善于从中汲取适用的创新元素,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通过科技创新有力有序、科学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

  (作者分别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公益广告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
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