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中国疆域内所有民族共同缔造,在此过程中各民族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被各民族普遍接受并广泛追求的价值理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5000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立足当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一步发掘各民族之间历史渊源并形成不可分离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培育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命脉。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程。中华民族历史上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面对每一次磨难时,华夏儿女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英勇顽强的精神进行抗争,在磨难中成长、在危机中崛起。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作为基础,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只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国发展强大的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同等重要。在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要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这些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基于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就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