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织密稳边固边“安全网” 全力筑牢北疆“钢铁长城”

联合排查织密国门边境安全防护网。
表彰优秀护边员。李亚男 摄
坚守在大漠深处的侨乡护边队。
党政军警企民联合开展边境巡逻踏查。
巾帼宣讲小分队深入牧户家进行政策宣传。李亚男 摄
护边员宝力道在民警指导下学习内蒙古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李亚男 摄
  □刘宏章 徐爱翔 刘帅帅 侍新元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阿拉善盟地理位置特殊,是祖国北疆的“护城河”和自治区的“西大门”,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4.705公里,约占内蒙古边境线总长的六分之一,边境管理区总面积16.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边境管理区总面积的46%,是全区自然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边境管理区面积最大的盟(市),也是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和自治区扼守环京“护城河”的第一道防线,建设稳固的现代化阿拉善边防,对国家国防事业和国计民生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稳边固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近年来,阿拉善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边固防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目标,牢牢把握“富民、兴边、强国、稳边”宗旨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全力打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边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大漠边境安宁稳定。

  强边固防担使命 筑牢守土戍边铜墙铁壁

  “今天巡护边境线24公里,未发现异常。”近期,在阿拉善广袤的戈壁沙漠中,阿拉善盟外事办(边防办)组织阿左旗边境管理大队、阿右旗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某部官兵,以及辖区企业护边员组成的联合踏查组,通过“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对边境要道、便道、防护网及监控等设施进行实地巡逻踏查。

  “边关之固,固在勠力同心。”近年来,阿拉善盟各级党委始终把边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出台《阿拉善盟边防委员会工作规则》《阿拉善盟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职能任务分工方案》等,与各边管单位共同签订《军警民联防联控管边协议》,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和联合处置突发事件程序,将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与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有效衔接,融合推进落实。该盟边防委主要领导多次赴边境一线地区看望慰问执勤官兵、派出所民警和护边员,现场部署推进解决修缮乡村道路、扩大边境网络覆盖、边防部队执勤点通网电、边境警务室配套新能源发电设施等问题。

  边境兴则边民富,边民富则边防固。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该盟统筹各方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加大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阿拉善先后为边境一线执勤官兵改造维护巡逻路2500余公里,新建执勤房4座、瞭望塔7座,重点地段新建铁栅栏、铁丝网等拦阻设施160余公里,新建维护9处监控中心和39套智能监控前端,安装32套净化水设备,有效改善了一线军警部队执勤条件。

  阿拉善盟委、行署建立“5+N”(五大任务+中央、自治区党委和盟委其他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督导调度台账,投资5536万元,完成464眼水源井、105座储水窖建设;投资1.4亿元,架设10千伏及以下线路313.7公里、低压线路39.4公里和配套变压器145台,保障了部分边境农牧民群众集中居住地、边防执勤点和抵边警务室的供电需求;投资5700万元新建完成边境地区38座4G网络基站,使网络覆盖率由之前的不足10%提高至40%左右,边境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方圆30余公里,8户27名牧民,走访一趟要一天。在这里,靠我们两口子远远不够。我们通过与边防连队、司法所、村委会等签订联勤联建协议,建了4个群防群治组织,发动边民群众共同参与边疆治理。”在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戍边夫妻警务室”,民警徐乃超、李文娜夫妇告诉笔者,警务室辖区人虽少可事不少。每年春夏季节,来戈壁滩偷挖盗采肉苁蓉等野生中药材的外来人员,给边境管控带来了不小压力。通过组建群防群治组织,边民群众共同参与边疆治理,大大加强了边境重点地段、复杂区域的巡逻防控。

  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是我国边防的独特优势。近年来,该盟秉持“常态、共享、联动、共赢”原则,深化党政军警企民协作联动,凝聚起强边固防强大合力。立足边境地区口岸、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政府扶持生态守边项目,不断探索产业固边安边兴边,与边境地区规模化企业签订“党政军企”四方协议,深化党政军警企民在党建、职能、人力、科技、文化、信息、阵地等方面的合作;组建爱民服务志愿队和党员突击队,打造“车轮上的党员服务站”。同时,额济纳旗为边境苏木嘎查网络信号盲区的牧户配发了47部海事卫星电话,便于边境牧民群众报告警情、灾情等;全盟15个边境派出所不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大摸排大调查大治理”等专项工作,广泛建立警务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以创建“枫桥式边境派出所”为着力点,挂牌成立多部门联合调解中心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个,积极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盟各级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带动边境牧民群众参与沙产业、驼产业、奇石产业、旅游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经营发展活动,拓宽牧民增收渠道,让边境牧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北疆楷模”尼玛老人与儿子哈达布和坚守国境线50余年,累计巡边18万多公里,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2023年,尼玛老人的孙子成为边境派出所的一名干警,接过了奶奶和父亲传递的“接力棒”,在祖国边疆继续书写卫国戍边的传承佳话。阿拉善还先后涌现出坚守“生命禁区”的算井子边境派出所,边防民兵“驼兵排”,大漠边境“第一哨”谢宝民,“戍边夫妻警务室”徐乃超、李文娜夫妇等一批稳边固边的模范集体和个人。

  “国有边防、边必设防”。多年来,该盟党政军警企民齐心协力守护国门、守卫边疆,体现了深厚军民“鱼水情”,诠释了“心有大我 志诚报国”的崇高爱国情。

  守土戍边显忠诚 握指成拳共绘同心圆

  阿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之一,国境线长188.68公里,守土戍边任务十分艰巨。上世纪70年代,阿左旗乌力吉苏木牧民为维护边境安全,主动搬迁到边境一线,建立民兵点,孟根阿古拉一家就是其中之一。50多年来,孟根阿古拉一家三代人历尽艰辛、无怨无悔,在边境线上用信念和执着传承戍边使命。

  近日,在距离乌力吉苏木100多公里的孟根阿古拉家,他像往常一样佩戴好党徽,拿上望远镜和巡边工具,驱车前往10多公里外的边境线,开始了一天的护边工作。

  一望无垠的边境线,荒无人烟、环境恶劣。孟根阿古拉说,巡查路上主要查看是否有人活动的迹象,发现可疑人或事,他就要立即上报。

  曾有人问孟根阿古拉,为什么不找个自然环境、交通和通讯条件好的地方生活?面对这个问题,孟根阿古拉却说:“我们在这里守边生活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过上什么样的好日子,是为保证边境安全稳定、守护祖国领土完整。这是我们的光荣任务,更是神圣使命。”

  多年来,在阿拉善广袤的戈壁大漠,阿拉善护边员群体与边防部队官兵、边境派出所民警共同守卫着祖国北疆734.705公里边境线和16.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他们不惧巡边的艰苦和孤独,始终胸怀家国,把守边护边当作崇高事业,视护边员身份为无上荣光;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五边行动”,是“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的重要力量。

  为让广大护边员更好地发挥边境前沿观察员、信息员、预警员的职能作用,近年来,在盟、旗边防委积极努力下,经向上级部门争取,从2023年7月起,护边员补助标准从以往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至1000元,进一步调动了护边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边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3个边境旗结合管段实际,为护边员提供防护服装、鞋帽、保暖壶、背包、爆闪灯、高清电视显示屏以及巡边踏查摩托车,安装定点监控等装备。额济纳旗还自筹750万元,建设集办公、食宿、礼堂于一体的护边员管护中心,配套建设地面停车场、绿化休闲区、文化墙等设施,切实提升护边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延伸到边境一线“最后一公里”、覆盖到边境地区“最后一家人”。

  “这里是国家北部边境,也是我的家。”赛西雅拉图是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的一名护边员。自成为护边员以来,他始终以这句话为自己的信念,带领护边队员做好巡边护边工作。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党的政策宣讲员,是群众身边的党员模范,是民警口中的“活地图”。

  2023年7月28日,赛西雅拉图进行巡逻工作时,在沙漠中发现走失人员王某。赛西雅拉图随即将情况汇报至边境派出所,与民警合力救治王某,并将陷在沙中的车辆拖出。得救后王某对赛西雅拉图说:“感谢救命之恩,大恩大德难以回报……”赛西雅拉图听后说:“我是这里的护边员,这是我分内事,你安全就好。”在护边过程中,赛西雅拉图还积极组织参与边境管理宣传工作,配合派出所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辖区走访,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APP及现场答疑解惑等持续开展普法宣传,不断强化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阿拉善,护边路上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上世纪70年代就跟随母亲所在的第一批守边护边民兵队伍扎根大漠的护边员宝力道,多年来坚持一边放牧一边执勤巡逻,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水井自己挖、没有蔬菜就吃野菜;戈壁深处的三代护边“传承者”朝勒门格日勒,周而复始在4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经历夏季最高气温56℃、地表温度超过70℃的酷热和冬季最低气温-42℃、最大风力超过12级的严寒,硬生生踩出了一条“巡查路”;每天骑骆驼巡逻20多公里的“老额吉”敖云其木格无偿为部队驯养骆驼,协助边防派出所民警们深夜巡逻,将偷越国境的人员抓捕,她家被命名为第21号“蒙古包哨所”……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老得动不了那天”“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虽然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牌匾,但在我眼里,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使命”。从“三代护边”到“时代守边”,护边员队伍已成为阿拉善边境管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形成了军警民同心、联防群治的工作模式和家家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处处有防范的边境防控格局,构筑起一道军警民守望相助、携手严打违法犯罪、共同守土戍边的“铜墙铁壁”。

  截至目前,该盟7个边境苏木镇、11个边境嘎查村共选拔聘用321名护边员。如今,第一批护边员都已步入老年,他们把守护国家安全的重任又传承给子女,继续在边境管理区书写合力强边固边的动人故事。

  科技赋能强基础 打造立体化防控体系

  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数架无人机从上空掠过,很快消失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空……借助这些高科技设备,边境线上的一切风吹草动,都会被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准确捕捉,切实提高了边防一线管控能力。

  将边境辖区合理划分,升起“大漠鹰眼”,开展常态巡航和定点巡航……近年来,在大漠戈壁深处,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持续推进数字边境、智慧边境建设,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丰富科技管边控边方式手段,着力打造符合边境特点、富有阿拉善特色的“智治”支撑模式,在734.705公里边境线上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近年来,阿拉善着眼边境地区人防力量短板,各边管部门积极探索,不断加强边境管控物防和技防设施建设,加大智慧边境、数字边境建设投入力度,自主研发出集闭环管控、网格防控、要素查控于一体,整合现有巡逻管理系统、融合边境辖区视频监控资源的阿拉善盟智慧边境“一张图”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边境全域覆盖的信息化管边控边格局。不仅如此,根据实战需要,该盟一线执勤执法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在各边境派出所、边境检查站,手持移动警务、单警执勤装备等设施装备配备到位、更新及时;在边境重点路段、区域,电子卡口、手机电子围栏等智能设备逐步升级,防控能力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得到全面提升,为打造科技信息化管边护边新模式提供了强大基础保障。

  “指挥中心报告,根据监控显示,犯罪嫌疑人在边防公路某处弃车逃往边境前沿。”“立即派出无人机锁定犯罪嫌疑人方位,配合警力展开抓捕。”在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边境管理区重点道路、卡口、人员密集区的实时影像,值班人员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及时推送至500公里外的前沿处置现场,仅用30分钟就对涉案车辆人员实施了精准抓捕。这是该支队对新研发运行的“人车闭环管控数据分析比对平台”进行实战化验收的一个场景。

  科技赋能,为强边固防插上智慧之翼。随着境内G7京新高速、国道331、临哈临策铁路开通,边防管控工作面临更大挑战。针对现实情况,该盟着力在提升前端感知、精准导防、预测预警能力上狠下功夫。2021年以来,该盟在G7京新高速阿拉善段东西两端、上下高速出入口、辖区重要交通道路、人员聚集的景区和场所,设置人车识别设备4套、抓拍设备29套、高清视频监控60路,并对接融入“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车辆的全天候、无死角实时布控、巡逻防控、应急处置,做到来能预警、动知轨迹、去明方向,形成全程闭环管控新模式。“人车闭环管控数据分析比对平台的建立,不仅全面提升了边境前端感知能力,还实现了对进出边境管理区人员和车辆进行实时预警、精准打击、管控外延的闭环式管控格局。”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边境管理处处长夏跃岭说。

  该盟立足边境辖区真空地带较多、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牲畜越界问题频发等实际,从2019年起,依托“雪亮工程”,在700余公里边境前沿设置了纵深5公里的电子“警戒带”,为边境辖区1000余头(只)牲畜安装“北斗驼铃”智能终端,牧民群众通过手机终端实时掌握牲畜轨迹和位置,实现了牲畜精准定位、智能管理,在高效服务群众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牲畜越界难题,为“一张图”管理平台注入了新动能。

  “利用‘一张图’管理平台,可有效提升辖区护边员、堡垒户、边防民兵居边护边信息化和派出所民警管边控边智能化水平,实现护边员队伍管理考核精准化、民警工作动态精细化、进出边境辖区人员和车辆可视化、辖区概况展示立体化、服务群众便捷化的工作目标,做到信息支撑‘一张图’管理、‘一张图’展示,形成具有阿拉善特色的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新模式。”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指挥中心主任范爱国介绍,依托指挥中心,各边管部门24小时做好预警处置、视频巡查、数据分析、设备监测、指挥调度等工作,基本实现边境巡防从“人力低效”向“智能高效”转变,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从“随机盲查”向“精准核查”转变。

  据了解,各平台运行以来,阿拉善盟累计采集更新各类基础数据10万余条、记录执勤执法信息2.6万余条、整合辖区视频监控18路,借助平台破获各类案件近30起,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协调解决近600名务工人员被拖欠工资款1300多万元问题;累计抓拍识别人员70余万人次、车辆55万余辆次,通过平台布控抓获在逃人员7名;拦阻牲畜越界58起,帮助群众找回牲畜300余头(只),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这一组组数据,是阿拉善各边管部门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快速处置能力的生动体现。

  如今,通过一系列探索创新边疆治理新路径,在广袤的阿拉善大地上,党政、边防军警和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共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书写了一段段合力强边固边的动人事迹,描绘出边境安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时代大漠新画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思·享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阿拉善
   第10版:锡林郭勒
   第11版:民生
   第12版:北国风光
织密稳边固边“安全网” 全力筑牢北疆“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