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纸塑又名“纸笸箩”,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阔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制品。关于纸笸箩产生的年代,已很难考证,目前发现最早的纸笸箩是带有“光绪辛巳”字样的“万”字纹纸浆脱模描金纸笸箩,距今一百四十多年。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么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包头市东河区的王丽云,怀着对纸笸箩的特殊情愫,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地保留着家乡的记忆,让人们铭记乡愁。
实用的收纳箱
20世纪50、60年代乃至70、80年代,纸笸箩是许多百姓家中常见的物品,尤其在农村,用于存放粮食或杂物。
人们最初制作纸笸箩是把旧炕席子围起来,糊上布或纸,简易处理后,用来盛放物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收纳箱。后来,人们又把废报纸、破纸箱等浸泡在水里,泡出纸浆,用水缸做模具,把纸浆和黄泥、麦草等混合起来,一层一层糊在模具上,在没有完全干透的时候把模具拿出来,空外壳放在阴凉处自然阴干,完全干透后糊上布加以固定,再糊上一层纸,上面粘贴漂亮的剪纸,就成了储存米面、杂粮的器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农家女儿出嫁离不开纸笸箩,纸笸箩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送亲的人捧着大大小小的纸笸箩,里面有的装嫁衣、有的装粮食、有的放首饰、还有的盛针头线脑,琳琅满目。后来,随着竹器、塑料、不锈钢等材质容器的出现,纸笸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结缘纸笸箩
王丽云6岁和纸笸箩结缘,这一爱好迄今已伴她走过半个多世纪。王丽云的姑姑家在包头市东河区官井梁,“6岁时我去姑姑家住,认识了邻居丁奶奶。丁奶奶出生于1900年,我们相识时她已经近70岁。老人给我的感觉特别贤惠、恬静。我常看到丁奶奶把破旧的糊窗户纸和对联揭下来,放在水里浸透后拓在盆或碗上做纸笸箩,为了让纸笸箩好看些,她不仅在上面贴烟盒纸、剪纸,还画画。有一天,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纸温暖地洒在丁奶奶身上,我看到她认真做纸笸箩的样子特别美,这一幕直到今天都定格在我心里。从那一刻起,我就爱上了纸笸箩。”王丽云说,她在姑姑家住了两年,和丁奶奶学会了制作纸笸箩的整套工艺流程。
两年后,王丽云回到父母身边,一边和担任美术老师的父亲学画画,一边和母亲学剪纸。8岁的她剪出的蝴蝶、金鱼等图案有模有样,常被大人们“啧啧”称赞。用精美剪纸装饰纸笸箩,使王丽云制作纸笸箩的技艺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丽云制作纸笸箩的技艺也不断增长,她在原有的技艺基础上进行改良,加入剪纸、彩绘、掐丝等工艺,使纸笸箩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更增加了观赏价值。
“纸笸箩造型简单,色彩艳丽,集粘、缝、贴剪、画于一身,图样主要以花鸟为主,象征美好、吉祥。在物资缺乏的年代,精巴持家的妇女们把烟盒纸、旧挂历收集起来装饰纸笸箩。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纸笸箩,它装米面不生虫子,装鸡蛋保鲜时间长。”说起纸笸箩,王丽云眉飞色舞。
醉心传授技艺
6岁学艺,迄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61岁的王丽云对纸笸箩的钟爱丝毫未减,她不断丰富、充实着纸笸箩的制作工艺。当她沉浸在制作纸笸箩的快乐中时,突然发现,除了她和家人以外,很多人都不知道纸笸箩这个老物件的存在,莫说20多岁的年轻人,就是50多岁的70后,也早把纸笸箩丢到后脑勺。王丽云着急了,她怕这一民间老手艺失传。于是,她不遗余力地开展纸笸箩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她先从身边人“下手”,教会了儿子、儿媳,还教会了11岁的孙子。必须传承下去、见人就想教,成了她执着的信念。
王丽云走访老邻居,想收集尚存的纸笸箩,也想让更多的人想起纸笸箩,但听到最多的是类似“我家从前有一个姥姥(奶奶)做的纸笸箩,镶边的,很漂亮,只可惜搬家时扔掉了”这样的话,王丽云心痛地叹惜:“它可是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啊!”经过不懈努力,王丽云还是收集到上百件老物件纸笸箩,这令她备感欣慰。
王丽云一边做纸笸箩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边在全国各地考察,她遗憾地发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纸笸箩的痕迹。于是,她根据考察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了详细的纸塑彩绘制作工艺文本,成功复原了160多件形状、材料各异的纸笸箩作品,使这项传统技艺得以保留并形成一定规模。
“纸笸箩的制作技艺和使用习俗,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丽云说。
在王丽云的努力下,2022年,纸笸箩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丽云成为传承人,她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要继续“见人就教”的执着信念,让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细细品味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