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人的笑容

  今年春节,我回家乡探亲。我的家乡是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新地自然村。这次家乡之行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家乡人那一张张舒心的笑脸,打动了我的心弦。

  我的一个本家弟弟郝万良,他家承包了几十亩土地,他想得更大更远。根据政策,以租赁的形式,承包了邻村的2000多亩土地,实行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一个人开着大型拖拉机,带着五铧犁,用不了几天就把这2000多亩土地翻一遍,而且耕得又深又平坦,看上去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再从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收获等几个方面看,省力、省工、省资源,利弊可想而知。前几天,我专门绕道去看了看他们的农场,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绿油油、嫩灵灵,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微风吹来,千亩绿浪映入眼帘。

  郝万良介绍说:几年来他经营的这个农场收入非常可观,每年纯利润都在200~300万元左右。郝万良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是我们村及周围农民发展的一个缩影。像我们新地村,100多户人家,400多人口,家家都富裕起来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吃的是白面、莜面、油炸糕,肉食是每顿饭必不可少的,原来的粗粮变成了酿酒、制粉的好原料和养猪喂马的精饲料。到目前,全村没有一个缺粮户,没有一个贫困户。原来不敢想象的小汽车进入农户家庭,据统计,100多户的小村庄,有小汽车或是大汽车,大型农用机械的人家,就占了50%左右。原来乡亲们调籽种或是购买生活日用品要去县城,虽然只有20多公里,但一走就是一天,误工误事没效率,现在他们开着自家的小汽车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省时省力。乡亲们还给我估算了一笔账,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的家庭很普通,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冒尖户”也有。在这个村庄,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属于“贫困户”,当然这和国家贫困户标准的概念是两码事。

  虽然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村容村貌、道路畅通离文明乡村、健康乡村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乡村建设方面,重点是解决村容村貌、道路畅通的问题。目前,家乡一排排整洁的砖瓦结构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里的小街小巷也都实现了全硬化,就连厕所也进行了“革命”,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怎能掩饰住乡亲们的笑容呢?

  以前,每到清明节或农历十月初一,我总是要回故乡上坟扫墓。那时候的路真是不好走,晴天尘土飞扬、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打滑难行。曾有两次在泥泞的水坑中行车,让石头把汽车的油底壳给蹭烂了,不得不打电话求助救援车来拖走。尽管每次回去总是谨慎驾驶、小心翼翼,但总有一些意外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修路,道路不畅通。现在好了,自治区集中修建了全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的道路,家乡道路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回家乡再不用发愁了,50多公路的路程只用半个多小时就到达了。

  坐在弟兄们敞亮的大客厅,抿着醇香的美酒,吃着丰盛的菜肴,畅谈着我们的发展前景,好不惬意!

  文/郝秉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市井
   第04版:新报热线
   第05版:内蒙古·关注
   第06版: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声音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娱乐汇/广告
   第11版:世界·综合
   第12版:读书
   第13版:草原往事
   第14版:健康
   第15版:激情世界杯
   第16版:激情世界杯
故乡人的笑容
拉风箱
篱笆
草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