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涛的荧屏形象就是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她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到,不想总演大姐、妈妈之类的角色,也想诠释不同的角色类型。但目前市场为中年女演员留下的空间并不大,刘敏涛对此也没有过分焦虑,“我爸爸总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心放宽放大,戏就会放宽放大,路也就会更宽更大。”
“心大”的刘敏涛形容自己除了演戏,其他日子都是“糊里糊涂”过到现在的,早年甚至连经纪人都没有,全部自己打理。“我觉得我也是一个奇葩,能凭一己之力,一个女演员坚持到现在,我可以给自己竖个大拇指了。”
拍《天盛长歌》忍不住地掉眼泪
《天盛长歌》中的母亲秋明缨为了国仇家恨,选择了忍辱负重,却不被女儿理解。秋明缨的隐忍也让刘敏涛一度感到压抑,某次拍戏时她找了个没人的角落不停地掉眼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哭,就觉得那个时候角色让自己难过,没有出口,那种压抑让我生理上很不舒服。”刘敏涛还哭过一回,是杀青的时候,她和导演沈严、“闺女”倪妮道别,想到秋明缨所承受的一切,眼泪又不停地流,“我想我怎么又哭了,大家也觉得很奇怪,可能觉得我舍不得离开剧组,我也没再解释。也许他们会懂我吧。”
虽然秋明缨隐忍、压抑,但拍摄中也有让刘敏涛感到“兴奋”的地方,就是剧中不多的那几场武戏。秋明缨曾是一位血战沙场的女将军,刘敏涛很喜欢武戏,“武戏很有意思,形体会帮你表达出语言表达不了的东西。一招一式,配合上你的眼神,你想表达的语言,就像舞台剧演员一样。”
刘敏涛在大学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大二暑假就开始演戏,毕业后也没断过。刘敏涛将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眷顾”,所以她没有北漂的孤独感,没有为温饱发过愁,也没有彷徨徘徊过到底要不要坚持。
“大器晚成”
让刘敏涛事业迎来高峰的是2015年接连播出的《琅琊榜》和《伪装者》。《琅琊榜》中静妃寡言少语、不事权谋、清雅素淡的外表下,却有着任谁也无法撼动的坚定信念;在《伪装者》中,大姐明镜霸气外露,就连咳嗽一声三位弟弟(明楼、明台、明诚)都得哆嗦两下。
这两部令其扬名的作品都由正午阳光出品,刘敏涛也曾短暂签约正午旗下的经纪公司得闲。其实在签约前,她连个经纪人都没有。因为在她的概念里,就没有“宣传”这个词。2007年,刘敏涛怀孕在家,偶尔打开电视,发现三个电视台都在播自己的戏,她都是女一号,“如果那个时候我有一点点想法,宣传一下自己,可能也不是现在观众看到我的所谓大器晚成了。”
演到一部好戏,刘敏涛会浑身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活力,这种兴奋是名利所无法比拟的,“你说我赚了钱兴不兴奋,我也兴奋,但我也没有这么兴奋。金钱和名利,有,更好,没有,也没有关系。”从懂事起,爸爸就告诉她无欲则刚、知足常乐,父母也都是那样的人。上中戏,看见有宝马奔驰来接同学,看见他们穿名牌衣服,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有了手机,刘敏涛从来也不羡慕,“我很少被物质的东西迷惑。”
刘敏涛甚至对“大器晚成”也并不看重,“我对得起我的角色,今天演了一场好戏,在睡觉之前,我想想,牛,我就满足了。”
演了二十年的妈
说到刘敏涛演“娘”的历程可追溯到二十年前,1997年21岁时她就演妈了,在电视剧《你好,西拉沐浴》中,她从十六七演到50岁,扮上也不觉得奇怪。那时候,导演余淳就老夸她,敏涛,你太棒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演出一个中年甚至老年人的状态和心态。
此后,《福贵》(《活着》电视剧版)中的陈家珍、《父母爱情》中的葛老师,都是带着年龄跨度的人物。
在《伪装者》播出前的十多年中,刘敏涛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找她演“妈”,反而到了《伪装者》和《琅琊榜》,稍微被大众认可一些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为了打破观众对自己根深蒂固的“大姐”“妈”的印象,刘敏涛开始参加一些综艺节目。角色之外,《演员的诞生》节目形式不同于日常拍戏,这点也是刘敏涛认为新鲜且具有挑战的,“因为它是在舞台上,有观众嘉宾和评委看,更像一个小剧场。”
除了这两档热门综艺,这两年,刘敏涛并没有新的代表作品,只是在大热剧集《欢乐颂》中客串了关关妈妈,戏份不多。她感叹,适合40岁这个年纪女演员的戏太少了,拿到的剧本是演妈妈其实没有关系,但太千篇一律,十场戏有八场在打电话,永远是鸡毛蒜皮,永远唠唠叨叨,永远只盯着孩子结不结婚、要不要孩子,会让你觉得没得可演,“我干这个专业,不是主角没关系,但得有一个让我感兴趣的点去演。现在很多角色就没有你可去发挥的空间。”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