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库

  乌仁图雅,1957年11月生,男,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二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蒙医药学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蒙文版)主编,全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主编、参编专业著作17部。主持完成或正在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专项课题、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民委专项课题等20余项,获国家教委一等奖1项。
  王晓琴,1976年5月生,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蒙医方剂与配伍规律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列当属药材系统整理与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蒙药达格沙的'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标记物'研究",并负责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内蒙古部分旗县蒙中药资源调查项目。获得专利授权2项。主编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2016年在第二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获高级组三等奖。
  松林,1972年4月生,男,中共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民族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研究方向:蒙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蒙医药文献研究;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库入选导师。获2007年全区高等院校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蒙语授课一等奖;2011年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2014年负责的《蒙医方剂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017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1项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项目在研。
  刘万林,1964年11月生,男,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童骨科疾病,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小儿骨科知名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Sicot中国部小儿骨科副主任委员,自治区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自治区领先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完成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翻译2部小儿骨科专著,编写大学本科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包保全,1969年出生,男,理学博士,海洋天然产物化学博士后,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中蒙药学科博士及硕士生导师。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蒙药研究所所长、中蒙药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负责人。韩国釜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中奥(地利)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方主持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合会内蒙古地区联络人。担任高等教育蒙医药学规划教材《生药学》主编,《中国大兴安岭蒙中药植物资源志》副主编,《蒙医方剂选编》、《常用蒙药本草原色图谱》(蒙文版)、《蒙药药理学》(蒙文版)编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等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发表SCI论文14篇。申请专利6项。
  李刚,1979年3月生,男,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与新药药理学。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蒙药肉苁蓉多糖促智作用及机理研究"、"蒙药特色应用诃子解草乌毒的减毒存效机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型治疗高磷酸血症稀土创新药物纳米氢氧化镧临床前药理学研究与开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蒙药肉苁蓉毛蕊花糖苷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分子机制研究"。发表SCI文章4篇。
  王玉华,1959年9月生,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蒙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6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4项。在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2篇;获发明专利3项(第一发明人);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5部。"扫日劳-4胶囊研制"项目(主持人)获新药临床批件和新药证书。是全国师德标兵,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师德标兵,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
  孟永梅,1978年9月生,女,群众,研究方向为蒙医基础理论研究。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现代化科技专项4项;主持多项自治区级项目。在研项目2项,分别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利用 miRNA 芯片技术寻找慢性心衰血瘀证素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研究"和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三味大黄汤对肥胖小鼠的药理实验研究"。登记科技成果1项。
  白长喜,1964年1月生,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后(美国),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院长。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专业,1993年获延边医学院硕士学位(药理学),2005年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博士学位(药理学),2005年8月至2009年11月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研究领域 (方向):蒙(中)医药现代化开发与应用研究,疾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新医学(理论)体系及新疾病模型的探索。近年来,在国际(科学)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蒙药通拉嘎 601对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药效学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
  易媛媛,1971年5月,农工党员,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7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2010~2014年正常和异常妊娠浅析》获评2017年度百篇中华医学优秀论文。研究课题有:《高危妊娠孕晚期胎心监护、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窘迫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脐血及胎盘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及意义》、《无透视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体化诊治》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策划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环球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专题
   第15版:专题
   第16版:专题
内蒙古医科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