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伦县:昔日风沙源 而今“后花园”

  如今,美丽的多伦吸引了很多游客(资料图片)
  文/《内蒙古日报》记者  郭俊楼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上个世纪后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浑善达克沙地风蚀沙化严重,沙尘暴天气频发。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多伦,语重心长地指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之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因此成为祖国北疆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前沿阵地。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18年前,黄沙漫漫;18年后,绿色葱茏。18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县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巨变,昔日的京津风沙源头而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园”。

  沙碛之魇

  冬日,驱车穿越多伦县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一号沙带,满目苍翠飞驰而过。一片片樟子松林,一丛丛发黄的沙柳、柠条、沙蒿,错落有致地覆盖在昔日的大片沙丘上,将松散的沙粒牢牢锁紧。

  来到朱镕基总理当年视察的南沙梁,昔日光秃秃的沙丘,如今已是茂密的松林,很难找到一片裸露的沙地。

  唯有总理视察时的巨幅照片和如今已刻在石碑上的嘱托,像似警醒人们不要重返曾经的岁月。

  怎能忘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和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采滥伐等不合理利用因素的叠加作用,多伦县的生态环境一度急剧恶化。

  18年前的情景,多伦县滦源镇曲家湾村的张青依然历历在目。

  “大风刮来,黄沙漫漫,遮天蔽日,看不清对面的人。我们当地流传着 ‘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屋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的顺口溜。”张青回忆。没有树木挡风,冬天出奇的冷,光秃秃的山丘上也难见一只野生动物。

  贫穷曾是张青心中的痛。一场大风,辛苦种植的农作物被埋,一家四口的温饱难以解决,花的钱更是少得可怜。

  荒凉干旱的沙地、不期而至的沙尘暴,成了多伦人的梦魇。

  马云平是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1组的村民。80年代,组里的沙地有4000多亩,到上世纪末就达6000亩。看着一个个沙丘像河水的涟漪般不断扩大,蚕食世代生活的地方,他心急如焚。而因为环境所迫,不少村民远走他乡。1998年,组里21户村民搬走了13户,从南到北多了不少空房子。

  据2000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多伦县风蚀沙化面积达33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形成东西走向的Ⅰ、Ⅱ、Ⅲ号三条大沙带分布在多伦县的中、北部地区,并快速扩展蔓延。

  多伦县是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旗县,直线距离180公里,恶劣的生态环境给京津冀地区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被称为“悬在首都头顶的一盆沙”。

  2000年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北溯风沙源来多伦视察,语重心长地指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之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生态巨变

  马云平家就在1号沙带腹地,朱镕基总理来视察的车就从他家房前的公路经过。“连总理都来动员治沙”,马云平再也坐不住了。

  2000年,多伦县号召个人搞五荒承包,马云平主动请缨承包下村里3700亩荒沙荒地。

  流动沙丘治理难度大。马云平起初试着栽植沙柳,“没想到,一场大风刮的溜干净”。后来,经林业部门指导,在沙丘上扦插网格沙障,种植柠条、黄柳、沙蒿等防风固沙植物。遇上大风,沙子埋了就再栽,就这样,第一个沙丘治住不再流动,下一个沙丘又成为新的战场……一簇簇顽强的绿色,沿着绵延起伏的黄色沙丘一寸寸延伸。

  从2006年开始,马云平和家人在沙地里陆续种植樟子松、杨树、榆树、山杏等树种。这些年,马云平投入几十万元治沙种树,树的平均高度3米多,最高的甚至生长到了5米多。去年,他被评为了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沙窝子变成了绿林子。如今,穿过林间小路,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撼,曾经的移动沙丘已被漫山遍野的林草紧紧锁死,动弹不得。

  受够了风沙之苦,张青积极响应号召退耕还林。“树苗不要钱、技术有人教,你就只需要挖坑种苗偶尔除除草就行了,这回你栽不?”张青回忆。“这地方能栽活树?”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第一年栽植的人并不多。

  通过精心规划、打网格,2002年春天,曲家湾栽植的1000多亩樟子松成活率在90%以上。秋天,看着光秃秃的沙丘长出了绿色,村民们有信心了。更欣喜的是,政府当年就兑现了每亩16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村民们退耕还林积极性高涨。

  如今的曲家湾村,一排排樟子松铺展开来,层林叠翠。2011年,还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

  2000年以来,多伦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的重要机遇,确定了“生态固基”发展战略,并下大气力将这张蓝图绘到底。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采取“ 飞、封、造、禁、移、调”多措并举……前10年,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让林草植得到较快恢复,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0年,多伦县又启动实施了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以樟子松造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30万亩。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000~2018年,多伦县林业生态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86亿元。在全县上下的坚持和努力下,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

  绿色,已成为多伦县的底色和名片。

  绿富同兴

  时间再回溯到2015年,全国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多伦县召开,这让每一个多伦人都感到十分振奋。

  多伦县在总结十几年治沙经验时提到,进一步创新林业生态建设管理机制体制,采取花钱买活树、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工程建设实行紧密型承包。通过利益机制驱动,以及发展种苗产业、林下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措施,解决了传统林业“活不了”“投入少”“管不住”“富不起来”的问题,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只要你找好了地块,林业局负责规划、技术指导和验收,保证3年成活后,就可以挣造林补贴。”多伦县林业局防火办主任石靖伟解释说。

  2010年之后,多伦县允许农民均匀间伐卖大苗,再补栽小苗,实现循环利用。这个被称为“抚育间伐卖大苗”的办法,又一次引燃了多伦人的植树热情。

  “绿叶子变成了红票子,村里只要有空地的地方都栽了树。”一位村民说,仅2010年至2013年,他光卖树苗就挣了30万元。

  这些利益驱动,让多伦县承包造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种苗、栽植、管护等各环节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县造林成活率每年均达到90%以上。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多伦县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森林资源的大幅增加,使得多伦县近5年年均降水量较过去30年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6mm,近5年年均大风天数较过去30年年均大风天数(49天)减少了33天,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递增。

  “每年夏天,亲戚朋友都喜欢来多伦纳凉,钻到林子里采蘑菇。”马云平说。而他所在的新民村,当年搬出去的村民又陆陆续续搬了回来。

  每年七八月份,不少京津冀等地游客慕名而来,昔日京津风沙源,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园”。

  多伦县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培育发展种苗产业,苗木自给有余,并销往河北、北京、宁夏等地。

  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我们从2011年开始试验樟子松嫁接红松,卖松籽一亩地至少增收2500元,预计从2019年稳步推进。”石靖伟说。

  发展林下种养业。目前林下种植油桃、葡萄、中草药和养殖梅花鹿、狍子、大雁等基地遍布全县。

  在多伦县,有一个林权交易服务中心,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林权流转等业务,让农民的林地实现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的转变,成为了绿色银行。

  2014年,张青的34亩林地评估出62万元,又靠林权证贷款30万元,盖了11间房和别人合作搞农家乐。如今,张青光租金每年就收入4万元。

  搞旅游、卖苗木、种赤勺、养柴鸡、建饲料加工厂……眼下,多伦人正享受着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

  收入是最好的证明。2000年,全县农民的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现在已增长到1万多元,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40%来自林业。今年11月17日,多伦县圆满完成贫困县退出评估工作。

  多伦县与塞罕坝林场毗邻。2018年1月,多伦县启动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多伦分场建设,力争到2024年使规划区域内新增林地8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左右。

  向着新的目标进发,多伦县生态和经济的家底儿必将越来越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首府/市井
   第04版:内蒙古·故事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内蒙古·法治/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专题
   第10版:中国·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娱乐汇
   第13版:草原往事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劲爆体坛
   第16版:广告
多伦县:昔日风沙源 而今“后花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