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的故事从1978年开始,编织出了一幅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画面。在孔笙看来,尽管剧中有一些苦难,也有一些悲情,但是整体气质是向上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国家不停有新鲜事物出现,这些事让人很兴奋,“有一种积极向上、要变化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想抓住这个戏很主要的一个点。”
有人认为宋运辉的职场之路像“爽剧”,黄伟认为相比收获结果,宋运辉艰难成长的过程更为有意义,“一个年轻人从学校出来,步入社会走进工厂,他所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我们要表现的,至于最后让观众感觉到爽或者怎么样,这是人物成长的过程。”导演也希望借助改革先行者们的奋斗历程,对当下的年轻人有所触动、有所启发。“宋运辉的经历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一定的意义,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矢志不移、坚忍不拔,是对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可以有参照的地方。”
除了场景,导演对道具和服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饰演宋运萍的童瑶回忆,连女演员扎头发的皮筋样式、怎么扣扣子等细节导演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孔笙对此有着坚定的看法:“我们拍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剧,希望观众能够认可它。如果拍得不像,这个戏的真实性就会打折,我们特别想让观众能回忆起那个年代的事情。我觉得这可能比你编织一个特别的情节还要起作用,因为它会很感人。”黄伟在拍摄过程中亲自淘了一些道具,像剧中1977年10月21日的报纸、赵达饰演的寻建祥的录音机和磁带。“我和孔导用自己最真诚的那一面,用最专业的手段去阐述这部戏,相信观众应该会看到。”
据孔笙介绍,几个主要人物身上的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雷东宝在剧情后期骑摩托车,杨巡开市场的时候,有一辆那个年代苏联的小拉达汽车,“这些变化会带给人物一些新的东西。包括宋运辉从青涩到成熟,一步步当科长,当处长,变化是一点点都能看到的。”这些变化除了依靠道具设计外,还有演员的努力。
与宋运辉和雷东宝在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浪潮中奋力拼搏的经历不同,挑扁担卖馒头、收电线开电器城的杨巡(董子健饰),是个体经济的缩影。1980年,温州发出了全国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这个创新举措,让无数的个体商贩开始“走出去”,也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的“万元户”。《大江大河》中,杨巡从卖馒头起家,手忙脚乱投奔商海创业,踩过陷阱,也遇到过感情挫折,在生意场上一路摸爬滚打艰难前行,赤手空拳地走出一条创业路,成为个体经济中的佼佼者。
剧中,杨巡有一场焚烧假冒伪劣电器设备的重头戏,这场戏不仅是关乎杨巡命运的关键转折点,也是董子健在拍摄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我没想到火烧起来的温度那么高,剧组给我做的那个肿起来的道具手都被烤化了,包括离火更近的摄影师都在抖,但都还在坚持,所有群演也在等着,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这场戏演完。”董子健总结说,杨巡代表了当年大多数个体经济的形象,那种打不倒,乐观的精神是持续到今天仍然存在的。(据《新京报》)
■相关新闻
小说再迎热潮
阿耐谈创作初衷
尽管电视剧《大江大河》已经收官,但是这部作品的影响依然在发酵。其原作者阿耐为何要写这样一部小说?尽管作者本人始终不现身,但通过其出版方面的合作者以及相关作品的序言,记者进行了探寻。
《大江大河》四部曲中《艰难的制造》一书的责编程峰向记者透露,在此书编辑出版过程中,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过阿耐本人,一切合作全部是网上联系,“她不提供照片,不参加任何活动,不透露真实姓名,不开公众号,这些相关保密条款都写进了合同中。”
《大江东去》是阿耐的成名作,她也是2016年的热播剧《欢乐颂》的原著作者。2018年6月,读客文化将《大江东去》及《艰难的制造》汇集为《大江大河》四部曲出版。《大江大河》的爆红也带动原著小说近日销量暴增。据读客文化的发行总监付丽介绍,他们已通知印刷厂紧急加印,加印数量达5万套。
阿耐还讲到,她写小说最擅长也最受欢迎的是商战小说,至于后来怎么会想到要写《大江东去》这样的大部头,阿耐说她原本只是将写作当成倾诉的渠道,也喜欢在网络上和读者互动的乐趣,而后才渐渐发现,写作不仅仅是输出,也是回顾自省、逼自己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着写着,不禁思考这一路走来遇见的各种事件,它们为什么发生,又为什么有如此结局,市场的大手、政策的大手究竟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在为此寻找答案时,阿耐开始有意去搜集过去的报纸,翻阅过去的报告文学,阅读历年出台的中央文件汇编,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对照思考,突然就有了种“原来如此”的醒悟。“于是我便不再满足于单纯写一个事件,心中便萌发出写《大江东去》的念头。”阿耐以“不要让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成为盲点”来总结《大江东去》的主旨。
阿耐还强调说,她从未有过要书写一幅庞大的时代画卷的野心,《大江东去》只是个人视角下的历史回顾。(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