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植物庞贝城”发现3亿年前“左撇子”

  植物也有“左撇子”?据报道,现生缠绕植物超过90%都偏爱右旋。然而,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传出消息,由中国、捷克、美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约3亿年前的“植物庞贝城”沼泽森林中却发现一种稳定左旋的缠绕植物化石。这是地质历史上第二例缠绕植物化石,该发现将植物缠绕习性的出现追溯至3亿年前的晚古生代。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

  宇宙中大至银河星系、小至中微子运动,都普遍存在非对称结构,植物也不例外。研究显示,现生缠绕植物里,超过九成向右螺旋生长,这好比人类中的大多数,是习惯使用右手的“右撇子”。但这种习惯右旋的习性,在远古时期却未必如此。

  此次,研究团队在乌海市的乌达煤田里,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缠绕植物化石。这一地区原地埋藏了一片约3亿年前的沼泽森林。因为一次远古的火山喷发,降落的火山灰将这片森林三维“封存”了下来。这种保存方式与古庞贝城颇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植物庞贝城”。

  得益于“植物庞贝城”中的立体化石结构,研究人员发现,新发现的这种远古蕨类植物,有着不同于现代缠绕植物的生长方向。通过对标本的包埋和切片,研究人员发现,缠绕植物具有C型维管束,应当属真蕨植物的叶轴。它的叶轴直径约1毫米,两侧长有叶片和钩状的攀爬“触手”,以螺旋向左的方向缠绕在另一棵种子植物上。另一块同产地采集的缠绕化石连生的叶片表明,该缠绕植物可能为一种回卷蕨类的真蕨植物。

  “有意思的是,包括此次新发现的化石在内,迄今人类找到的两种远古缠绕植物都为左旋生长,这与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这引导我们重新看待非对称性在生物演化中的角色:这种现象因何产生、在漫长的进化中又如何变化,还有待科学家寻找更多的线索。”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卫明说。

  科研人员推测,缠绕植物和宿主植物在生活时期应当还一同攀爬在一棵树上,这种“双重攀爬”现象显示出早二叠世沼泽森林群落生态已经具有了非常高的复杂性。(据《内蒙古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热线/首府
   第04版:内蒙古·法治
   第05版:内蒙古·故事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奋斗新时代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读书
   第13版:科学发现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自治区公安厅公布8起食药环典型犯罪案件
乌海“植物庞贝城”发现3亿年前“左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