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内蒙古民生保障成绩单出炉

  发布会现场。 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张学博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张学博

  民生连着民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1月7日下午,我区召开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年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情况,同时,相关厅局负责人就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入园难、入园贵”;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等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了解答。

  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过半

  “入住难”“回迁难”“办证难”……一直以来,这些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困扰着不少买房者。而此次召开的发布会传来诸多好消息,让公众看到了我区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心。

  “2018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全区上下一年多来的努力,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区累计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共1845个、87.96万套、9936.12万平方米,完成率分别为59.5%、60%、61.2%。其中‘入住难’问题198个、7.99万套、1203.61万平方米,‘回迁难’问题162个、2.32万套、359.81万平方米,‘办证难’问题1485个、77.65万套、8372.70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仍将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任务,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力争彻底解决剩余的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冯任飞公布了一连串利好消息。

  据冯任飞介绍,为加快推动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我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建立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明确了解决“入住难”“回迁难”“办证难”的具体责任部门。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街道办事处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提出“三分法”分类解决。其中,在解决“办证难”方面坚持购房人无过错即办理的原则,根据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推动各地分批次、分类别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土地使用、规划许可、税费收缴、竣工验收备案、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问题,指导各盟市通过“费证分离”“以函代证”“先证后税”“并联审批”等方式加以解决。第三,紧盯呼和浩特市等存量大、任务重的地区,实行“一对一”调度、“点对点”督促,通过下沉指导、约谈、通报等方式,推动整改落实。截至2019年底,呼和浩特市累计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270个、27.03万套、2835.15万平方米,完成率分别为56.6%、63.5%、64.6%。第四,坚持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并重、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并举,推动建立以网签备案制度为基础的监管机制。聚焦监督管理的薄弱点和易出问题的风险点,完善制度措施,按照解决存量、杜绝增量的要求,全区住建系统累计出台房地产监管措施34项,进一步强化了房屋预售、在建工程抵押、房屋网签备案、预售资金监管。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群众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而害怕生病的最根本原因是“看病难、看病贵”。针对这一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2019年是新医改启动十周年,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从保障群众少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等4个方面同时发力,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占国说道。

  据他介绍,首先在保障少得病方面,我区开展了重点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管理、慢性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等“六大攻坚行动”。同时,通过全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可实现疫苗冷链运转和记录的全程可追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效期管理。其次在看得上病方面,包括网格化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旗县域医共体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开展旗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重点提高儿科、呼吸、肿瘤、心脑血管等专科专病水平;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贫困旗县医院等措施。第三在看得起病方面,主要采取以下3项措施:降低药品价格。全区公立医院分别于2017年4月和2019年12月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不断完善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政策,将基本药物目录扩大到685种。提高医保水平。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除持续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等制度外,鼓励和规范推进健康商业保险,建立自治区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加强诊疗管理。推动97家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第四在看得好病方面,包括加强急诊急救专业中心建设,卒中、胸痛中心覆盖所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降低因病致残率;加快蒙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区95%以上的社区和苏木乡镇卫生院设置蒙医科中医科,65%以上的嘎查村卫生室能够提供蒙中医药服务;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远程医疗覆盖101个旗县区和20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等措施。

  “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第一关,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我区多种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同时,在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据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窦贵君介绍,通过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1%,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4374所,在园幼儿总数60.7万人。其中,在2820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民办园为893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2.17%。

  “当前,我区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入园贵’问题的处理还需进一步发力。2020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学前教育资源增总量、调结构、提质量方面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事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力争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窦贵君说道。

  促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那么,我区人社部门在2019年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将如何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的较低水平;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4.57万人……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各项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对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那炜清介绍道,2019年,全区各级人社部门集中开展了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面向社会公布了“三个清单”,即就业政策清单、就业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同时,围绕破解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信息不对称这一难题,在全区开展了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意向“双向调查”,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双向调查”的做法得到了国家人社部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区将“双向调查”获取的信息全部反馈到各级就业服务部门,组织用工企业和有求职意向的劳动者人岗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培训、开展政策咨询等服务,让用工企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让劳动者按意愿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共征集就业岗位47万个,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1.3万人,帮助实现就业7.56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数的27.7%。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标准化、信息化、便民化公共就业服务,实现用工指导、供需对接等基本服务全区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全覆盖,同时组织各类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高效对接,切实兜牢民生底线。”那炜清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新报热线
   第06版:奋斗新时代
   第07版:中国·综合
   第08版:世界·关注
   第09版:健康
   第10版:广告
   第11版:广告
   第12版:广告
   第13版:都市心情
   第14版:声音/广告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2019年内蒙古民生保障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