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9月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以来,我区足球事业从无规划体系、无联赛体系、无人才体系、无职业队伍、无经费保障和无足球文化的“0”起步阶段,发展为有“1”个组织领导体系、“1”个专门工作机构、“1”个专业人才梯队、“1”个专项经费保障机制、“1”个系列足球赛事,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我区各级政府及社会资本共计投资约60亿,在足球场地建设、赛事组织、人才培养、青训体系建设等方面支持足球改革发展,草原足球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专业人才培养
5年来,我区足球基础建设稳步推进,足球场地已增加至3000余块,每万人拥有1.4块足球场地,超额完成《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既定的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0.5块以上足球场地的建设目标,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一。
据了解,我区积极协调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采取选派人员到中国足协调训,承办中国足协等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等方式,拓展本土足球专业人才培养渠道,等级教练员由试点之初的145名增加至9991名,增长了68倍;等级裁判员由176名增加至4020名,增长了近22倍。我区从举办等级人才培训班的次数到培养等级教练员、裁判员的人数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虽然我区足球从业人数在不断上升,但缺少高水平教练员等问题尤为突出,内蒙古足球协会副秘书长北光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将加强以教练员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注重高质量教练员的培养,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快青训教练员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将在高校开设教练员、裁判员培训课程,培养具有足球专业能力的大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便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毕业时获得相应等级资质,有条件的中学,在高中阶段即可开展足球裁判员的培训课程。同时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足球发达国家青训专家,结合我区实际,着重培养一批训练体系统一、执教理念一致的高水平足球教练员到基层执教,形成一个完整、健全、风格统一的技术发展路线。”
构建内蒙古特色的
青训体系
在校园足球不断普及的基础上,我区将学习借鉴足球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盟市、院校为依托建设青训中心,着力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青训体系。
目前,我区共建成了4个国家级校园足球实验县,3个全国满天星训练营,165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593所特色幼儿园,积极培养幼儿园足球教师,为青少年训练体系构建打好基础。在竞赛训练方面,建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职、普高、高职、大学校园、大学超级8个系列(学段)的分级杯赛体系,全区参赛学生累计超过44万人次,比赛超过5.5万场次。接下来,我区还将出版《内蒙古足球青训大纲》,整合资源(人才、场地、经费)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高校、俱乐部、社会及业余体校等机构搭建多元化青训平台,聘请国内外讲师团巡回指导各青训机构,联合国内外优秀青训机构开展培训。另外,我区还将突出抓好女足青训建设,以中国足球学院内蒙古分院与盟市合作办学方式组建女子菁英梯队,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继续抓好幼儿足球兴趣培养,动员一批足球志愿者深入特色幼儿园推广足球活动,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各地区在U系列比赛的基础上,推出单年龄段地区品牌赛事或主客场赛制;提倡12岁以下青少年比赛不计成绩、不排名次;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在注册、培训、竞赛、体能等方面引入数据信息,为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内蒙古足球协会青少部部长张栋告诉记者:“我区目前搭建了U7~U18十二个单年龄段锦标赛、U13~U19青少年俱乐部联赛、U6以下幼儿足球趣味活动等多种赛制的青少年足球联赛体系,力争做到每个年龄段、每周都有相应的比赛活动,形成覆盖各年龄段的足球联赛体系。”
打造品牌赛事
今后,我区将积极发挥足球竞赛联赛的龙头作用,大力支持中甲、中乙职业足球联赛,重点打造“蒙超”准职业联赛,办好“公仆杯”“劳动杯” 职工足球联赛、青少年足球联赛及沙滩足球、雪地足球比赛,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足球品牌赛事。
目前,自治区“公仆杯”“劳动杯”职工足球赛事激发了党政机关干部和职工的热情。通过这些比赛选拔组建的我区男、女笼式足球队伍,在第十三届全运会笼式足球比赛中,分别取得第四名和第七名的好成绩。青少年足球夏(冬)令营活动在全国已颇具影响,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由内蒙古足球协会创办的内蒙古国际雪地足球大奖赛,将足球与冰雪运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该赛事制定的《雪地足球竞赛规则》,填补了中国雪地足球发展的规则空白。各盟市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与周边省市开展丰富多样的品牌赛事,推动了足球运动普及,扩大了足球人口规模。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足球项目比赛中,我区代表团派出40支男、女队伍参加36枚金牌的争夺,共收获4金2银2铜;在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地足球已结束的项目中,我区代表团获得2金1银,实现了我区足球项目在全国综合性比赛中奖牌、金牌零的突破。
消除旗县级
公共足球场地空白点
今后,我区要继续加强足球场地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文件要求,做好规划,落实土地,消除旗县级公共足球场地空白点;完善各地区措施方案,并对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场地进行资源整合,制定合理补偿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面向社会开放;统筹建好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足球训练和青少年活动基地;加快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建设进度,完善自治区足球冬训(海南)基地建设。
据了解,我区将继续加强足球改革发展工作经费保障,所需经费要列入本级政府基本公共财政预算,并随着地区经济增长逐年提高;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附加费和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足球改革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各级足协承接相关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强对职业足球的支持力度,协调地方政府、足球俱乐部整合社会资源,探索中性职业俱乐部发展路径;用好金融手段,拓宽足球产业投融资渠道,推进内蒙古电力足球基金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增加基金运营收益。
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创办足球企业,开发足球产品,提供足球服务。积极开发国家北方足球基地商用价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场馆建设经营、足球赛事举办和职业足球运动发展;大力发展足球衍生品,特别是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及影视等多媒体推出一批有影响的足球文化产品。
在全运会上力争新突破
“我们的队伍从5年前就开始组建了,为的就是在2021年陕西全运会上取得新的突破。当时选球员的时候,他们只有11~12岁,现在5年过去,他们具有了与国内强队一教高下的实力……”内蒙古足球协会竞赛部部长陈永哲对记者说。
据了解,陕西全运会足球项目共有男子U17、U18和女子U18、成人组4个组别的比赛,我区从2014年就完成了男子U17、女子U17和女子U18三支队伍的组建,目标直指陕西全运会。在疫情期间,我区的3支队伍在广东佛山进行了5个月的封闭式集训,4月底回到呼和浩特进行调整训练。内蒙古三大球从1988年之后就没有进过全运会竞技项目的前八名,此次重新组建球队目标直指前八。“我们的队员来自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兴安盟、呼伦贝尔等。由于队员分布在各盟市,组建队伍之初每年我们会组织几次集训,后来与北京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联合组队培养,输送了40名球员去学习,在那边球员们可以边上学边踢球,队员之间的默契度也更好。从今年开始,我们把这些球员重新召集回来,直到比赛开始他们将一直在一起生活、训练。”陈永哲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球员的实力不断提高,经过选拔相继到捷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美国等国家进行了集训。
5月底,男子U17队将前往浙江绿城俱乐部,和对方的梯队进行热身赛,女子U17和18两支队伍将到陕西与东道主进行几场比赛,以调整自身状态,寻找不足。全运会比赛结束之后,这些队员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陈永哲表示,如果在成绩理想的情况下,我们想把队伍保留下来,找到一个合适的赞助商,让她们能够踢女甲或者女乙职业联赛,或者与内蒙古各所大学联系,让她们通过足球特长走进大学的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