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单(如图)上的户名是我姥姥的名字张顺河,存单金额560元。姥姥走得早,兴许是她让母亲保管着,但母亲也在十几年前去世了,就把这张存单的事情忘记了。”
记者看到,这张老存单如收据一般大小,虽然有些泛黄,但保存完好。抬头写着“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市支行定期储蓄存单”,存款日期为1979年6月7日,户名张顺河,存款期限为5年,额度560元,月息4.2‰,1984年6月7日到期。字迹清晰完整,均为蓝色钢笔体手写。存单右下角还盖着“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市支行新城商店储蓄所”的公章。不过,由于银行改制、网点撤并,这张存单所属的储蓄业务已经由中国工商银行承接了。
当天下午,记者陪同贾庆军如约来到中国工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锡林北路支行,营业室主任李亚楠称,此前接到贾女士的反映后,根据现有线索查询过历史档案,但并未找到这份存单的底联。根据银行小额赔付的制度,预估能为贾女士赔付900多元。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中国工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办公室的张主任,他告诉记者:“如果贾女士确实想支取这笔钱,银行首先需要拿着存单鉴定真伪。其次,还要确认这张存单是否中途被挂失过。第三,这张存单虽然在贾女士手里,贾女士是否有合法继承权,这都需要明确。不过,本着让客户满意的宗旨,我们会马上着手安排专人处理,从1979年开始,逐年逐段查询储蓄政策,计算利息,最终算出目前到底能取多少钱,预计需要两周的时间才会有结论。”
采访结束时,该行另一名徐姓工作人员称,1979年的存单很少见,在当年也确实是一笔大额存款了,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估计拿到手的也不会太多。事实上,这张存单的收藏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了,建议当事人可以考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