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往往比影视作品更有戏剧性。两位不同年龄、不同出身、不同家乡、不同经历的人竟然走到一起,合作写出了一部部精彩的剧本,共同完成了剧作家的艺术使命。他们就是生活在包头的著名剧作家闫甫和郭长岐。
闫甫1939年出生在山西省山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随父母辗转迁居到太原,后来他在太原上了小学。
郭长岐比闫甫小6岁,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商业部的高级农业技师,他在无忧无虑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957年,11岁的他随父亲来到了老家辽宁的偏僻山区。
1958年,正当郭长岐走着崎岖山路上初中的时候,闫甫已经以优异成绩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内蒙古艺术学校戏剧表演班。两年后,闫甫开始琢磨写剧本,埋头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著作。此时的郭长岐却因为没有学费,读完初中二年级后就背着一个小包,从辽宁来到包头,投奔当医生的叔叔。
1960年8月,15岁的郭长岐凭着一支横笛考上了包头戏曲学校京剧科音乐班。这时候,闫甫和郭长岐都已经和戏剧结下了缘。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逐步接近了相同事业之路,这就是命运。
1961年闫甫毕业,先后进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话剧团,演过一些小角色。尽管闫甫没有在戏剧表演上有所建树,但这段经历却给他未来的剧本创作开辟了新思维,让他在写剧本时,总能从演员、从角色的角度找到灵感。
郭长岐在包头戏曲学校上了两年,却赶上学校解散,于是被分配到包头晋剧团。最初他担任演奏员,吹箫、吹笛、吹唢呐,只在业余时间写些散文,团长发现他有文学才能,就培养他写剧本。
1965年郭长岐的处女作《钢铁尖兵》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专业艺术院团的汇演,获得了好评,20岁的郭长岐在内蒙古戏剧界初露锋芒。
闫甫的处女作却比郭长岐晚了10年,那年他36岁,剧名是《重上青山》,写一位曾在大青山打过游击的团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落户大青山的故事。这部戏的上演让闫甫声名鹊起,于是闫甫和郭长岐相识了,各自载着成名作的艺术之舟相遇在艺海,两人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默契合作,结成被人们羡慕的兄弟戏剧缘。
1978年,闫甫和郭长岐首次合作,共同写出晋剧《曲折的婚礼》,当年参加了内蒙古文艺调演,在40多台戏中脱颖而出,获得头等奖。为此,新华社驻内蒙古记者站记者写了内参,热情赞扬了这部戏。《草原》文学月刊在头条位置上刊登了剧本,随后,内蒙古出版社便出版了单行本。
1982年,闫甫和郭长岐一同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进修,他们同在一个班,同住一个宿舍,度过了两年紧张而愉快的学习时光,两人的默契与友谊也在这两年中逐渐加深。
对于戏曲创作,闫甫和郭长岐都不是科班出身,文研班的学习使他们有了系统走进戏剧殿堂的机会,那时的他们都已年过四十,虽然生活上依然拮据,但精神世界却无比富有,他们尽情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共同成长。
1984年,闫甫和郭长岐从文研班毕业,开始创作对他们的戏剧生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北国情》。正是有了这部作品,才使得名不见经传的他们一跃成为内蒙古赫赫有名的编剧,为内蒙古戏剧事业走向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一切成就的背后,闫甫和郭长岐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北国情》改编自传统京剧《四郎探母》,这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新编历史剧。他们以新的历史观重新研究了文史资料,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来俯瞰历史,从人物出发,重新塑造了杨四郎、萧太后和她的女儿桃花公主,对家国情怀和人物命运做了新的阐释。
在创作剧本的合作中,闫甫和郭长岐互相切磋,互相补充,有时还会发生激烈的争执。有一次,他俩在土右旗写戏,写到半夜十二点,因为一个细节,两个人就开始争吵,一个说这么写,另一个说那么写,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住在另一房间的客人,那人猛地推门进来,满屋抽的烟扑了出来,如同着火一般,那人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一解释原来是写剧本的,加上他们两人在土右旗已经有了名气,这才解除了误会。
闫甫和郭长岐对剧本创作永远是精益求精,这才有了《北国情》在舞台上的完美绽放。1987年,《北国情》在包头漫瀚剧团首演,接着又相继在全国各大剧院公演,一时好评如潮。剧本荣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金奖及“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殊荣,这是内蒙古戏剧第一次在全国获得这样的大奖。此后,《北国情》又被改编为《契丹女》。远赴法国、越南等国演出,再次获得成功。《北国情》之后,闫甫和郭长岐成为全国有名望的剧作家,他们的名字总是同时被人提起,两人如影随形。
二十世纪初,闫甫和郭长岐相继从包头艺术研究所退休,人们总结他们的作品时,给出的评论是:深刻的主题,精致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浪漫的意境。
退休后,郭长岐由于生了一场大病,渐渐退出戏剧事业。而闫甫依然坚守在剧本创作第一线,笔耕不辍。他常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打腹稿,口中念念有词,多次撞到停在路边的车上,被不知情的路人视为疯癫。一旦创作灵感来了,闫甫便通宵不寐,奋笔疾书,甚至几天几夜不合眼。
1992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五周年,共有4部献礼剧目在呼和浩特公演,其中有3部的第一作者都是闫甫。闫甫的剧本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全国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孔雀奖”金奖。
2008年郭长岐患了肺癌,医生再三叮嘱他不可太过劳累,从此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戏剧创作,重新拾起少年时的爱好,写诗作画,当时医生认为他只有3个月的寿命,可郭长岐并不屈服,他习练书画,与癌症抗争了一年又一年,如今12年过去了,他的心态越来越平和,为了利于养病,一年中有半年在气候温润的海南居住。他每当返回故乡,第一件事就是约上老友闫甫小酌几杯,叙叙旧。一位年过古稀,另一位已是耄耋之年,20多年合作的往事如同一台多幕剧从他们眼前闪过……
(内蒙古老作家、艺术家口述史记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