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贸市场清洁消杀应该常态化

  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暴发后,北京市采取果断措施将其关闭,并进行全面的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为扎牢疫情防护网,北京要求全市农贸市场落实清洁、消杀、通风、个人防护四项措施,加强厕所环境卫生;地下、半地下农贸市场消杀不到位的,要先关停。

  农贸市场人员密集且接触频繁,外加禽类、肉类容易携带或滋生病毒病菌,存在引发疫情并导致疫情扩散的风险。迅速彻底对农贸市场进行清洁消杀,最大限度地将新冠病毒赖以藏身的环境摧毁,以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既是亡羊补牢,也是未雨绸缪。充满烟火气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菜市场,居然成为病毒传播的起点,也提醒监管部门和市场经营者,必须以此为戒,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变长期以来的脏乱差现象,堵住卫生管理的种种漏洞。

  众所周知,通风不畅、异味扑鼻、藏污纳垢似乎是各地菜市场的通病。烂菜叶堆积得不到及时清运,肉类海鲜区污水横流、蚊蝇滋生……虽经多年整治,脏乱差现象有所改变,但多数“菜篮子”清洁度仍不够理想。疫情暴发后,对发现病毒轨迹的菜市场及时彻底消杀甚至关停,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但要保证市民每天离不开的菜篮子时时安全,清除菜市场常年积垢,定时清洁和严格消杀,更应该成为常态化的管理措施。

  对市民来说,身边的农贸市场,不只供应生鲜食物,还有闲逛带来的趣味和满足感;对城市来说,农贸市场不只服务民生,还是文明卫生的一个窗口。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上的差距。尽快实现清洁消杀的常态化自律,同时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严格他律,是各菜场当务之急。市场环境要卫生,产品质量更要可靠。要建立健全产品供应链的可追溯体系,同时杜绝假冒伪劣食品和无照运营管理现象,消除一切隐患。

  卫生、安全、便利、智能,是农贸市场必须扛起的城市职能。期待京城大小菜市场,都能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在政府的严格要求、市民的迫切需要与自身的发展需求之下,把消杀和清洁当成重中之重,让市民真正安心。

  (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内蒙古·综合
   第03版:内蒙古·首府/广告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新报热线
   第06版:首府看点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国·综合
   第10版:世界·综合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文化看点
   第13版:科学发现
   第14版:声音
   第15版:娱乐汇
   第16版:劲爆体坛
农贸市场清洁消杀应该常态化
“云毕业”典礼更值得铭记
协商议事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