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证书”总的来说是“忽悠考证”畸生的乱象,名目繁多的培训与考证缺乏权威与质量,全靠“吹”来炒作,“技能培训”成为欺骗营销的套子,如此的培训考证被称为“韭菜证”十分形象。
很明显,“山寨证书”乱象根源,还是考证与培训市场放任,使得不少的培训与发证机构一体,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缺少权威的第三方来为这些证书的取得把关,最终沦为卖证的游戏。参与培训者既得不到有质量的技能指导,更拿不到有含金量的证书。
报道显示,至去年底,我国已全部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由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应该说,这是合理的方向和趋势。然而,放权并不等于放任,行政从培训与考证中退出只是角色转换,即从评价者、发证者转向证书市场的监督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不闻不问,完全大撒把。
换言之,社会职业培训可以由市场组织,但考试与认证必须纳入监管,保证放而不乱。如,对市场职业资质认证实行审查备案及目录制度,赋予国家级合法行业组织组织相关职业资质认证管理的权利,由其对职业专业进行“定义”,提出能力技术标准,提出培训指导大纲、考试评价办法等等,为市场培训确立“标准”;其考试与认证纳入各级考试管理机构监管,监督和指导协会或者相关专业机构规范组织考试与认证活动,把好质量关口。
只有通过引导和规范,营造社会职业培训与考证的良好市场环境,才能规范培训市场,为“山寨证书”乱象釜底抽薪。所以,阻止技能培训考证割韭菜,亟需加快补齐监管短板。(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