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内蒙古,山的资源独特、丰厚,全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主要山脉为“生态脊梁”,两侧分布有大面积的草原、森林、沙地、沙漠、河流、湖泊等各类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生态安全屏障,筑起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即日起,本报特别策划并陆续推出“非凡十年·万里绿色长城行”系列报道,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内蒙古主要山脉为行进路线,以山的建设、保护和利用为聚焦点,通过体验式采访、行进式报道,讲述内蒙古“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感人故事,全媒体展现北疆生态巨变,展示内蒙古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巍巍群山连绵起伏,山起伏到哪里,绿色就蔓延到哪里。伊尔施镇就掩映在这连绵的绿色中。94岁的老林业工人于成义一次次遥望群山之巅,那里,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巍然挺立。
“我老了,但青山不会老。”
青山不老。它年复一年绿着,默默记录一代代阿尔山人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的山河巨变;它张开怀抱,承载一代代阿尔山人用无私奉献铸就的光荣与梦想。
建设——
“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荒山秃岭!”
天地白茫茫的一片,大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积雪没过膝盖。伊尔施镇街上,几栋低矮的板夹泥房零星散落,行人寥寥。
1954年10月,26岁的于成义和300多名年轻人胸怀满腔抱负,从黑龙江双鸭山踏上阿尔山的土地,在离家千里之外的深山老林里扎下根来。
1946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森工企业——阿尔山森工公司成立。一批批开发建设者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来,开山伐木、修路造桥,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木材。
“在林区冬季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工人们手工锯木材、赶着牛马套子运材、河水冰面集材、人力装车归楞……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渴了就抓把雪塞到嘴里。10月份进山采伐,直至第二年冰雪融化才能下山回家。”于成义回忆。
就这样,大量优质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阿尔山森工公司一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支柱。
“林子总会砍完,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荒山秃岭!”时任阿尔山林业局局长刘景林提出:造林!边伐边造!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家园!
1956年春天,阿尔山不再平静。林业局职工、家属,上到花甲老人、下至高年级学生,大家背着树苗,提着水桶,扛着锹镐,浩浩荡荡向荒山荒地进军。
“远地造林时,大家驻扎在山上,帐篷里全是返浆的泥水,被子潮湿得能拧出水来。林区的春天寒意十足,随身带的窝头冻得邦邦硬,大家干活时就把窝头绑在自己腰上,饿了就坐下来啃上几口。”直到现在于成义还时常回味那窝头的香甜。
物资极度匮乏,内心却无比火热。
拉苗的车常常陷入返浆的沼泽地,大家一起推车,车轮转动甩出的泥浆溅了人们一身一脸,大家互相“取笑”着,却不停手里的活计。笑声和铁锹、镐碰撞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山谷。
造林地远离公路,车上不去,人们背着苗木跋涉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造林地。桑都尔林场一名60多岁的职工家属,在去往造林地途中掉进河里,浑身湿透。工友们担心她感冒劝她回家休息,她执意留下植树。“要为后人留下一片林!”
一年、两年、三年……阿尔山的沟沟坎坎、荒山荒地渐渐被绿色覆盖,茫茫大兴安岭南麓,“学生林”“青年林”“母亲林”随处可见。
1992年,阿尔山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百万亩。1993年,自治区政府为阿尔山林业局竖起了一座几代人用血汗和生命铸成的“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上书几个大字:边采边造林山清水秀,成林百万亩荫及子孙。
“当年种下的树现在已经成材了,全民造林也成为阿尔山人保留至今的习惯和行动。”于成义说。
保护——
“只想把父辈种下的林子守好。”
古老的哈拉哈河时而湍急时而平缓,流经伊尔施镇后一路蜿蜒向西。岸边茂密的稠李子树绽放出一簇簇白色的小花,散发着阵阵馨香。
“我小的时候,哈拉哈河穿着靴子几步就能淌过去。”34岁的阿尔山森工公司宣传部工作人员林鹏说。
“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哈拉哈河特别宽,水也深,一瓢下去就能舀几条鱼上来。”55岁的天池林场营林技术员夏学兵说。
哈拉哈为“屏障”之意,千百年来滋养守护着阿尔山。年龄相差20岁的两代人,见证着这条河的变迁,而静静流淌的哈拉哈河,见证着阿尔山的绿色征途。
“真正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是1998年特大洪水。那时候由于植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强降雨使哈拉哈河水位急剧上涨,家家如临大敌。那几年大兴安岭林区还罕见地出现了沙尘暴。”夏学兵说。
那场洪水,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思考。2000年,国家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阿尔山林区积极响应,一面调减木材产量,一面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护,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保护和恢复。
木成林,林成森,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守护者。
5月底,阿尔山天池林场的山坡上,新翻的地面露出肥沃的黑土,几十个工人忙碌着,挖坑、栽苗、填土、踩实,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就在造林地的边上,放着各种扑火设备。如果遇到火情,工人们会立即放下铁锹拿起扑火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场。
“平时我们是护林员,防火期我们是扑火队,造林时我们又是造林队。哪儿需要我们就去哪儿。”49岁的林场护林队队长龙再海抹了把头上的汗,但细密的汗珠又立刻从额头和两颊冒了出来。从凌晨4点劳作到中午,他声音嘶哑。
春季造林结束后,他又会赶赴自己负责的护林片区,巡查毁坏林地、乱砍滥伐行为,排查防火点、病虫害。春秋造林、防火,夏抚育,冬护苗,就这样一年又一年。
“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父辈种下的林子守好。”龙再海说。1994年中专毕业,20岁的他毫不犹豫回到林区,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一干就是29年。
艰苦的岁月更能见证传承的力量。不止龙再海,更多的林二代、林三代们回来了。“树木参天”的阿尔山也回来了。
截至目前,阿尔山林区人工更新造林有效保存面积累计达到124万亩,森林蓄积4775万立方米。林区近20年无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家门前干涸了的河沟又有了水,一度不见了的狍子、野猪、黑熊等野生动物经常造访农家小院。2021年,阿尔山降水量是以前的三倍,环抱阿尔山的哈拉哈河道水位始终保持在正常状态。
利用——
“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
半个多世纪前,阿尔山在大兴安岭林区率先开展人工造林,半个多世纪后的2012年,阿尔山林区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中率先全面停止森林商业性采伐。
曾经,万千栋梁出林海;如今,护林植绿筑脊梁。几十年来,阿尔山不仅树起了一座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更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写下生动一笔。
今天,4838.6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里孕育了中国森林健康养生50佳、最佳森林时光休闲体验地、中国阿尔山避暑之都和中国阿尔山森林之都等国字号品牌,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金山银山。
阿尔山的市场里,总能闻到豆腐的清香。山泉水养出的天池豆腐弹嫩十足,承载着林区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姜家豆腐店的老板姜永潞没想到,有一天大山深处的豆腐能走出阿尔山,走向全国市场。
“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吃过天池豆腐,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回带。甚至有很多人千里迢迢打电话求购,旺季的时候供不应求。”姜永潞说。
乌苏浪子湖的鲫鱼因为常年有籽、个大肥美,被人们称为“多子多福鱼”,深受追捧。自从旅游的人多了,多子多福鱼也名扬在外。2003年,当了25年林业工人的付继坤放下锯子和斧头,承包起池塘,较早吃上了“生态饭”,每年可盈利三四十万元。
林区转型后,阿尔山人正受益于他们亲手创造的绿色财富。
“不受疫情影响时,阿尔山市旅游年均收入一亿元。林区职工经营户已经发展到460户,主要经营餐饮、住宿等,带动林场职工每户年增收万元以上。” 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白峰说。
白峰介绍,2022年自治区两会报告提出,要支持阿尔山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自驾营地、冰雪运动中心、森林浴道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紧建设。
青山是有记忆的,它时常回响着油锯和“顺山倒”的号子,回响着锹镐碰撞和人声鼎沸的声音。承载着厚重的记忆,阿尔山正拥抱更加美好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