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不姓“西”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不过,西施并不姓“西”,她本姓施,名叫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是卖薪人之女。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以美貌致乱吴国朝廷,为越国复国立下了功劳。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身救国。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太平寰宇记》一书中明确记载:“施,其姓也;是时有东施家、西施家。”唐人李白《效古其二》中写道:“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宋人黄庭坚在诗中写道:“世有捧心学,取笑如东施。”梅尧臣也在诗中说:“曲眉不想西家样,馁腹还思二子清。”都从东施效颦西施这“东”“西”相对的角度,揭示出问题的实质:西施姓“施”而不姓“西”。
●孟姜女不姓“孟”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事实上,此事属子虚乌有,纯粹是文人杜撰出来的。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孟姜女生活的春秋时代比秦朝要早数百年,其丈夫范杞良根本不可能为秦修长城而亡。孟姜女也不姓“孟”。“孟”在古代是“庶长”的意思,是指“排行”:“孟”为“长”,“仲”为“次”,“叔”为“第三”,“季”为“第四”。 《诗经》中《有女同车》和《桑中》两首诗中,就有“孟姜”之称,其中“孟”是排行,“姜”是姓。“孟姜女”指的是“姜家的长女”,而姜家的次女则称作“仲姜女”。
因此,“孟姜女”姓姜而不姓孟。
●花木兰不姓“花”
“花木兰替父从军”是中国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不少人认定“花木兰”姓花、名木兰。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读。
木兰的故乡在河南省虞城县的周庄村,其祠堂遗址尚有两块石碑。元顺帝至正年间就曾为木兰立祠,且有石碑立在那里。由碑文可知,木兰不姓“花”,而姓魏,取名木栾,俗称木兰。一说生于隋代,一说生于西汉。其父名叫魏应,本为亳地(今河南)人。由于匈奴南侵中原,木兰便代父从军,女扮男装,效命沙场,战功卓著。征战归来时,皇帝给她加官晋爵,但木兰不接受;想纳入宫中为妃,木兰更是拒绝,后回乡侍亲。木兰死后,皇帝敬重其为人,封其为孝烈将军。所以,木兰从军一事本有所依凭。
乐府《木兰诗》中,多次提及主人公只称“木兰”。北宋郭茂倩在诗题叙录中转引南朝智匠《古今乐录》中的记载说:“木兰,不知名。”可见,南朝人智匠对木兰的身世已经不清楚。木兰故事在唐代十分盛行。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唐初黄州曾下领“木兰县”,其地又有“木兰山”。晚唐会昌年间,出任黄州刺史的杜牧作《题木兰庙》一诗,可知当地还有祭祀木兰的庙宇。
“花木兰”这个名字,是明代文学家徐渭起的。他在戏剧《雌木兰替父从军》的开首即言“妾身姓花名木兰”,并做了非常详细的身世介绍,但不能当作史实。明清时期大量记载木兰事迹的方志、野史,内容大多靠不住。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和推测:木兰似乎为复姓。《古今乐录》所载:“木兰,不知名。”据此,似乎应该这样理解:“木兰”只是复姓,名字却不清楚。有人认为,木兰生活的北魏时期,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鲜卑族本多复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许多双字或三字姓氏都进行了简化。北魏前期兵役制度主要为世兵制,作战部队是以鲜卑人为主体,汉人一般不服兵役。根据《木兰诗》反映的时代和地理环境分析,木兰很有可能是一位鲜卑族姑娘:“木兰”为姓氏,其名已不可考。(据《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