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凡人小善最动人
文/徐剑锋 画/沈海涛

《北方新报》(2017年1月5日) 07版

  

  

  “真是太感谢了,想不到丢失的5万元钱还能找回来,这是我们一家最好的新年礼物……”1月1日14时40分,停在北京西站的Z316次列车的餐车上,70岁的左喜荣和女儿史小姐再度回忆起钱包失而复得的经历,不由得感叹:“真像是做了一场梦。”为此,她十分感谢列车员刘敏。(1月4日《北方新报》)

  凡人小善,最为动人。列车员拾金不昧没有惊天动地,只有和风细雨,然而正是看似平凡、普通的小事,却托举了良知善行,照见了时代大爱,更让拾金不昧的精神闪耀着动人的人格光辉。尤其在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口,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让我们每个人都把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看得更重、做得更好。

  拾金不昧,不在于钱多钱少,贵在精神。而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事物如何变化,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应看到,拾金不昧之所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就在于它反映了人性的美好。我们的社会并不冷漠无情,也不缺少拾金不昧的良善,但正义的观念只有在良性的社会土壤中,才能真正地生根发芽,成为公众一念之间“习惯成自然”的向善本能。这就需要激励和唤醒人们内心中最美最善的因子,传扬社会正能量,并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行为准则,牢牢守住道德底线和节操红线。

  只有让拾金不昧者受到尊重、赞扬、推崇,才能使传统美德之花竞相开放。

  ◎画里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