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


养鸡

《北方新报》(2017年2月13日) 16版

  奶奶爱养鸡,最多的时候养过18只,那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了。

  鸡窝搭在院子里靠西墙的地方,有牛圈的一半高,土坯垒墙,上搭木椽,泥顶子。窝里架一些木条、木棍,把窝分成3层,上两层是落鸡的架,靠地的一层清理鸡粪。黄昏时分鸡上了窝,可容20多只鸡住宿。早上一开鸡窝的栅门,鸡们就争抢着飞出。奶奶把煮好鸡食的大铁盆端出家门,它们就争抢着吃。

  鸡食比猪食精细,一般是麸皮、谷糠、菜叶等。鸡吃的时候,奶奶就让我拿拨火棍看着,防止猪抢着吃,一天两顿。其他时间,鸡们就在院里院外草垛粪堆等处觅食活动休息,或者在沙土里翻身抖翅进行沙浴。

  奶奶对鸡感情深厚,对有外貌特点的鸡,她都有称代的叫法:大黄鸡、小黑鸡、毛腿腿、印花花……最大的一只红公鸡,是当时最好的一个品种,其他人家没有,更是奶奶的宝贝。鸡多了,鸡蛋自然也多,平时舍不得吃,积攒多了卖钱,或者换针头线脑、火柴、煤油等。每年羊角葱长到二三寸高的时候,全家才炒着吃一次,至今成为我和弟弟妹妹们的美好记忆。

  说起养鸡,有一件事不能不提。我们陶卜齐是个大村子,西90里是归绥市(今呼和浩特),西8里是陶卜齐火车站(实际在今呼和浩特榆林镇),东30里是旗下营,村东、北、南三面环山,村南有大黑河,京包铁路从村中间穿过,是商旅兵家东西走动的必经之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日本鬼子要撤退,所乘的铁甲车开到我们村时,因村东二道河山洞到旗下营段的几节铁轨被八路军拔掉了,撤不成,鬼子就下车进了我们村。

  那年我7岁,一天中午,大人们刚从地里回来,院子里突然闯进七八个鬼子兵,牵两匹马。先是让大人给遛马,不知我叔叔嘟囔了一句什么,话音没落就挨了一枪托……他们看到院里有鸡,就哇哩哇啦吼起来,用手比划着,让人给他们逮鸡。首先看中的是我们家的大红公鸡,追鸡的过程中,几十只鸡翻墙过院上房顶,乱飞乱叫。忽然,我家的大红公鸡不见了,像被魔术师变没了一样。鬼子气急败坏乱嚷嚷,用枪刺在地上乱画,意思是我们把鸡藏起来了。这时候,消息传来,铁甲车能开了,鬼子才拉马仓皇撤走。我们家那只大公鸡呢?原来是跑到隔壁四奶奶家灶台下放拨火棍的窑里去了。四奶奶烧水,屁股底下垫着一个麦草片子,鸡钻进去后,她顺手把麦草片立了起来,屋里水雾大,进到她家的鬼子愣是没发现。 文/禹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