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彩屏手机

《北方新报》(2017年2月20日) 16版

  2004年国庆期间,我家才拥有了第一部手机,不过那部手机不再是当时流行的黑白屏。宝石蓝的外表,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夺目,机身多采用了流线型的弧度,整体结构小巧玲珑,握在手里,感觉尚好。打开手机,各个功能栏都是彩色的,每当来电时,3个辐射状的小孔都还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彩光。

  那年,我们家在锡林郭勒盟距离208国道不算太远的一个牧场上,整年风调雨顺,草长得又高又密。秋天卖了一些羊羔后,父亲说:“买一部手机吧,想和大家联系一下太不方便了。”于是就从苏尼特右旗买回了那部手机。

  在拥有那部手机之前,我家连电话都没有,所以父亲和母亲谁也不会随身携带,简直将手机用成了座式电话,一直放在家里,优势也许就是无线而已。手机可供选择的铃声也不算太少,大约有20多种,经过一一辨别细听,父母一致认为《紫竹调》最好听。那欢快急促的曲子,在干净的立柜上,在低矮的房屋内,在广袤的草原上翻着跟头肆意奔跑,铆足了劲地在空中久久盘旋,像是经常出现在我家上空的那几只鹰一样,飞高飞低,飞远飞近,尽情地自由翱翔。

  草原平日里极其安静,就连每一声虫叫、鸟鸣、狗吠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刚开始,母亲常常被突然响起的铃声猛地吓一跳,随后扔下正在淘洗的衣服,去接听手机。

  记得有一次,恰好外婆在我们家,父母都在外面忙乎,我和弟弟到一个话吧给家里打了电话。刚刚拨通,里面的彩铃从听筒里悠悠飘出,但没几秒钟就挂断了,我们心里正琢磨着,难道家里人正忙着呢,还是怎么回事?突然,刚刚用过的那部电话响了起来,话吧里一般不允许接电话,因为打电话是计分收费的,而接电话是免费的,他们当然不希望你占着电话机而不花钱。当时,我没有多想就忙着接起来了。一听,原来是外婆打来的电话。问外婆刚才为什么不接电话,外婆在电话那头又着急又紧张地说,“这几天你妈妈教给我怎么接听了,刚才手机突然响起来,我一着急就不知道按错那个了,反正凑到耳朵跟前,能听到你们说话。”我们笑着说:“外婆,你很了不起,不会接听倒学会回拨电话了。”外婆向我们简要地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接着又絮絮叨叨地安顿了一些,挂电话时,我发现老板满脸的不情愿。

  那几年,我和弟弟在外地求学,父亲放羊,母亲每天收拾家里的这一摊子事情,好像日子就是那样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着,但是每当手机铃声响起时,总会有好消息传回草原。“妈,我这次考了全校第三”“爸,我语文知识竞赛获得了一等奖,还有奖品呢”“妈,我们还有3天就放假了”……

  尽管现在那部宝石蓝手机早已淘汰不用了,但是还在家里的柜子里放着,每当找东西看到它时,耳边总是回荡着悠悠的《紫竹调》,总能想起那片草原以及那一缕缕温馨的往事。

  文/何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