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


诚信面馆

《北方新报》(2017年3月9日) 12版

  文/张玉胜 画/王 铎

  ◎画外音

  

  

  因为人手不够,2002年,刘霞和丈夫在四川省仁寿县龙正镇开了一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助给钱”的诚信面馆。15年来,刘霞夫妇虽然收到过假钱、残币,但这种情况很少,基本上没人不付账。至于忘了付钱几天后再来补上的情况,“数都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诚信需要一方率先敞开信任胸怀,但诚信并非只是一厢情愿的单边行为,而是需要彼此相向而行的互动。“诚信面馆”的经营模式不过是“源于人手不够”的无奈之举,但在无意间却成就了向食客伸出信任橄榄枝的破冰效应,并由此开启了诚信格局的延续。

  信任是难能可贵的金子,也是极易遭受伤害的易碎品,需要得到双方的悉心呵护与积极因应。“诚信面馆”能够延续长达15年的经营,不只得益于店老板与人为善的宽宏大量,即便是收到假币也不急不怒,更源自众多食客的积极捧场与自律自重。“那也太笑人了吧,朱老板信得过大家,我们也不能坏了朱老板的规矩。”几位食客面对“蹭白食”的不屑一顾,道出了“诚信面馆”15年不败的真谛。

  小小“诚信面馆”也许貌不惊人,但其延续15年的自助付钱,却透过食客们的行为自觉与口碑相传,无疑是为社会播下了诚实守信的宝贵种子。而只有随着人们能够不断经得起信任托付的正能量积累,才有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诚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