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毕飞宇用《小说课》拆解经典

《北方新报》(2017年3月11日) 12版

  《小说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的最新作品,辑录了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作家有意识地避免了学院派的布道方法,而是用极具代入感的语调向读者传达着每一部小说的魅力。

  本书中,毕飞宇纵横千古侃侃而谈。从最初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说起,结合自己30多年的写作经历,真切告诉我们“作家的写作不是盲目的,写作一定有它的指向,这个指向一个是理性诉求,一个就是美学标准。所谓写作,就是向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学标准靠近的一个过程。”而对于阅读,他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帮助一个人建立起审美的标准,审美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审美标准建立起来之后,获益的一定不是文字上的,而是整个人。”

  《小说课》也是一本关于创作的书。作为熟谙小说创作技巧的作家,谈起文学创作来,毕飞宇感悟颇深。他在毫无保留地谈创作经验之余,还另辟蹊径,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甚至拆解着一部部文学经典,为读者揭示着这些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通过他的这种真性情的解读,我们懂得了小说创作中如何抒好情、把握好分寸等问题。虽然这类专业极强的解析,对于普通的读者未必用得上,但至少能启迪我们的思维,去更好地理解和赏析那些经典名著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文明风尚的延续,都是极有裨益的事情。

  毕飞宇通过《小说课》,在普通读者与经典名著之间搭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让人们重拾阅读的美好与感动,使阅读成为了一件生动有趣的事,使全民阅读更加蔚然成风。(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