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3日


第一次投稿

《北方新报》(2017年3月13日) 13版

  1972年10月22日,是我参军的第二年,我的《一碗柴油》发表在《乌盟日报》第3版。当时,我兴奋得不得了,像是荣获了世界最高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激情四溢!

  当时,我所在的部队每天都要完成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和挖防空洞等多项任务。一次,在打眼儿过程中,战士黄继明清洗风钻加柴油时,不慎把一碗柴油洒在了地上,班长于世功赶忙用纱布收起……小黄看了不以为然。对此,班长对小黄进行了厉行节约的教育,使小黄深受触动!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在想,将来部队如果都能够像班长那样,自觉地提倡节约该有多好!于是,我萌生了写文章的念头。晚上9点钟,连队的熄灯号吹响以后,军营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这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笔和手电筒,悄悄地放在了自己的被窝里。顷刻之间,便听到战友们呼噜噜打鼾的声音。此刻,我屏气敛息,悄悄地弓起了腰,慢慢将脑袋缩进被窝里,身体蜷缩,将被子轻轻顶起。我打开手电筒,借着手电的光亮,动作麻利地取出纸和笔,开始写字、构思、推敲……为了防止手电光亮透出外面,把战士们惊醒,我把被子周围的缝隙掩盖得严严实实!

  一会儿的工夫,我被憋得满头大汗,用手抹了一把又一把,挥汗如雨!无奈,我将脚底的被子慢慢掀开一道缝隙,立刻,袭进一股凉凉爽爽的空气,继续写。从打腹稿、写稿、誊稿,一直到把稿件装入信封里,整整忙了一个夜晚!

  翌日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把稿件投进了邮筒里。此刻,我如释重负,像是完成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心里兴奋不已!

  时隔数日,我的文章《一碗柴油》发表了,当时的心情别提多激动了!从那以后,我踌躇满志,写作的决心更大了,先后又发表了《无私奉献的好党员——记郊区采石厂汽车司机卜俊》《辛勤笔耕的刘世远老师》《甘愿自讨苦吃》《写稿赖于实践》等通讯文章。 文/吴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