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本报评论员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标志性的指标是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的召开,再度吹响了消灭贫困的进军号角。这是2017年第一个全区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总攻的决战阶段,按照我区2019基本完成、2020年巩固提高的时限要求,还剩3年时间,往后要平均每年减贫近20万人,时间紧、任务重,常规打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任务,必须采取更准、更实、更硬的政策举措,超常规、大力度补短板、挖潜力、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战役。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扣不好、扣不准,后面的举措就容易跑偏。精准识别要贯穿精准脱贫始终,既要在弄清楚贫困人口数量的同时,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搞明白,找准“穷根”、明确靶向;也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脱贫一个销号一个,成熟一个摘帽一个,不拖延、不急躁、不图虚名;还要在脱贫认定上和群众一起算账,让大家心里真正认账,避免“被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发展产业才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金钥匙”。我区幅员辽阔,各地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上千差万别,应该立足自身实际,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划产业、制定政策、设计项目、安排资金,通过“菜单式”扶贫模式,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既是我区一些地方贫困的外在表现,也是脱贫的内在制约。推进脱贫攻坚,就要在改善发展条件上集中突破。■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