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


以道德的勇气呐喊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5日) 11版

□王忠范

黄剑平的《寒江雪》,那素洁的灰底封面点缀着不尽的寒雪、冰块,既苍茫豪爽又悄然深邃。这别样独美的封面表现出诗人清高、文雅的气质,也透露出浓烈而圆润的诗意。

在《寒江雪》诗词集中,作者分别标明: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古诗 乐府和词。这看出他的功底。作者从1981年就开始写古体诗词,时间久矣,可见情有独钟。他通格律、懂对仗、善兴比、巧用典,因此把古体诗写得有板有眼、幽凝典雅,且时尚阳光、灵动欢快,融古今于一炉,带有一种令人难忘的韵律与气息。请看他的这首《梦蝶》:

黄昏落雪静无声,已是初冬向晚冬。

野岭何时芳草绿,荒村几日杏花红。

出关莫问家乡燕,进寺应敲外埠钟。

满眼垂云难自去,高原处处起寒风。

情景交融,气脉贯通,具有现代人的生活景致。读者可在感受风景的过程中,体验生命,关注人生,其深远的意境神奇也。就其《梦蝶》而言,作者讲究平仄、韵对、节奏的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生活景象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堪称绝妙。

通读《寒江雪》,我觉得黄剑平在古体诗词创作中态度严谨,与那种信手涂鸦附庸风雅是绝然不同的。他面对世界面对自己,抒情寄意,自然挥洒,或深沉压抑,或荡气回肠,皆蕴含思想、道德、智慧,表现生命意识和人生追求。《到西旗》总共13首七言绝句,诗人把25年13次到西旗的身份、经历、景况、感受等娓娓道来,将自己这截人生历程跟时代、社会、地域紧紧地联系起来,“秋风不打高堂客,酒后吟诗万万难。”“长车遍地披七彩,满腹忧思满腹酸。”“长廊曲寡人独处,缕缕青烟酿大团。”这一系列富有古体诗词美学范式的诗句,使记忆中的风景、足迹、情感,统统活灵活现。其古雅而现代的厚重感,充满陈年老酒之味,谁不叫绝。

黄剑平的古体诗词不是浅尝辄止的精神快餐,也不是缺乏文明的无味小吃。阳刚、大气、阳光、快乐,总有一种激情、气韵和力量。“人间都是客,只要斩赃官。”(《狂客》)“滔天大浪吞船户,棒打龙宫我自王。”(《记者》)“两鬓飞霜今又是,云中远道几多长。”(《履新》)“独木为桥前路窄,男儿有勇驾长风。”(《小楼偶感》)这些富有哲理的诗句,面对现实,关注人生,给人以激励和鼓舞。阅读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着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文墨根基和高远的精神境界。看来,古体诗词也是先进文化。

黑龙江著名诗人陆伟然说:“是不是诗,最简单的判别,就是看其是否有趣。无趣不成诗,这应该是一条起码的定律。”黄剑平以平常的心,写平常的事,而且写出了多种趣味。“山高最是竹千尺,刺破苍天问太阳。”拟人抒怀,言志吐情,表达期望,有志趣;“放眼东天无限处,前途尽在大潮中。”这写给他儿子的诗句青春、阳光、豪放,充满哲理,有理趣;“推门可是七仙女,未问芳龄已有情。”作者借用在长春发现的一个故事,客观描述,形成美感而怡情,有情趣;“高坡女色推窗望,放去飞鸽作令兵。”作者将游黄山时见到的一个情景写得活泼、诙谐、愉悦,妙趣盎然,有风趣。多趣则多味,逼人体味再三,难忘矣。

作者一直以诗人的敏感在寻找,以道德的勇气在呐喊。所以,他的诗词现代化、生活化,具有独到的情韵美和意韵美。收进《寒江雪》的诗词,黄剑平几乎每一首都注重意境,也许因为意境是诗的灵魂。或概念美化,将要表达的意愿、意思、思想给以美学处理,使所陈述的理性概念变成艺术;或形象显示,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述,曲折而含蓄地表达抒发。有了意境,审美的空间就广阔,就意味无穷,就刻进记忆。

《寒江雪》

作者:黄剑平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