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凝心聚力 跨越发展 推动全会精神在兴安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张恩惠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0日) 05版

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科学精准地提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举措,为我们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凝心聚力抓好落实,全力促进跨越发展,推动全会精神在兴安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地区发展实力。兴安盟最主要的矛盾是发展不充分,最紧要的任务是做大经济总量。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区领先,是坚决守住发展底线的要求,也是兴安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兴安盟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严格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和按月调度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今年确定的总投资1492亿元的132个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356亿元,同比增长55%。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投入力度,着力优化投融资环境,力争今年招商引资在全区占比和与去年同比实现“双提高”。认真落实盟委行署出台的扶持非公经济、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调减涉企收费项目、降低货物流通成本,帮助企业扩大生产、稳定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振兴实体经济,提高质量和效益。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指出,实体经济不仅包括农业、制造业,而且还包括现代服务业,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兴安盟要在扩大增量基础上,努力提高三次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转型升级。农牧业方面,扎实开展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积极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赋予农牧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养结构,狠抓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工业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现有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构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驾齐驱、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服务业方面,以阿尔山为龙头着力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积极开展与云南等旅游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把阿尔山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打造成全盟支柱产业;下大力气抓好金融、物流、文化、商务会展、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全会对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七网”建设进行了详细部署和深入推进,对兴安盟来讲,基础设施的短板就是发展空间。围绕打通内循环、畅通外通道,加速推进自治区第一条跨区域高铁连接线——乌兰浩特至白城快速铁路年内开通,突出抓好长春至西巴彦花兴安盟段、乌兰浩特至江桥等铁路项目建设等;力争新开工9条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实现投资倍增,机场连接线、G111线哈根庙至白音胡硕一级公路等一批项目竣工投用,全力推进G302高等级公路、S203阿尔山至乌兰浩特二级公路和农村牧区公路、旅游公路、口岸公路、边防公路建设;积极推动阿尔山机场航站区改扩建、五岔沟机场项目开工,新增直飞广州、杭州、昆明等旅游热点城市的航线,增加阿尔山至乔巴山至乌兰巴托的国际航线航班。加快推进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伊兴乌科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年内竣工投用,彻底解决电网孤岛运行风险;全面落实与华为、联想集团达成的大数据合作协议,加大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100M带宽能力提速改造城镇小区137个。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牧区建设,深入开展“三地联动、五城同创”工作,加快乌兰浩特——科尔沁镇中心城区和阿尔山精品旅游城市、口岸城市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一起抓,把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加强城市道路、桥涵、地下管廊等市政网络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加大力度推进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科尔沁沙地治理等工程,继续推进百万亩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和项目区补植补造工作,完成营造林新建任务70万亩以上。加大特色经济林建设力度,以扎旗北部4个林场和五岔沟、白狼2个林业局为基地,新建以鲜果、浆果、坚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6万亩。认真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和奖励机制,精心实施森林、河湖、沙地、湿地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加强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约束指标,保护好天蓝、地绿、气清、水净的良好环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兴安盟是全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我们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精准制定脱贫对策,精准安排项目资金,精准落实扶持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贫困人口。现有的10.5万贫困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43923人,通过发展生产和劳务输出转移就业脱贫;对有搬迁意愿的25811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对居住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200人,通过生态补偿脱贫;对因学致贫的5267人,通过发展教育和资助政策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9711人,通过政策保障兜底脱贫。

(作者为兴安盟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