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民声快线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0日) 11版

●日前,多伦县举行第二批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揭牌仪式。目前,该县爱心驿站新增7家,总数达16家。

环卫工人们冬冒严寒、夏顶烈日、起早贪黑,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多伦县总工会牵头组织爱心商家建立爱心驿站,驿站配备一次性纸杯,提供饮用水、休息座椅、卫生间等相关便利设施,环卫工们有了歇脚的地方。爱心驿站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县广大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与支持。(高建祥)

●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乡德力板村的85岁老人王井文住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喜笑颜开。

他告诉我们:“我家原来的土房补了修,修了补,可还是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冬天冷风飕飕地往屋里灌,烧多少柴火,屋里都不热乎。现在你看看我的新家,政府花钱给盖的,窗子还是塑钢的呢,干净又暖和,住得舒服着呢。住上好房子也是我老伴儿年轻时的梦想,如果没有政府的危房改造项目,我们俩这辈子也别指望住上这样的房子。当下的日子才叫幸福。”

农村危房改造是推进民生工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它能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没有安全稳固温暖的住房,就没有百姓的幸福日子。(王金芝)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村镇、文明户评选工作中,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大圪洞村19位村民获得美丽庭院、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爱护环境等类型的文明户荣誉。

“在大圪洞村生活了近几十年,感触最深的是近一两年,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希望获得表彰的老乡,一定要实实在在做人,明明白白办事,做乡风文明建设的带头人、领路人,以模范品德做出榜样。”受表彰的大圪洞村文明户代表李生武发言时说。(贺冠华)

●“如今,在家门口能买到农村牧区无污染的绿色农副产品还真不容易,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为那里的农牧民搭桥,将他们一起集中到阿镇上,推销他们的农副产品,真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家住阿镇的居民张宝柱说。

来自红庆河的一位村民说,红庆河豆腐、纳林希里硬地梁小杂粮以及马奶湖野生鱼等农副产品远近闻名,然而,因为路途比较远、运输困难、没有销售场地等原因,这些农副产品的销路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颈瓶。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为农牧民搭建起了销售的平台,大家可以带着自家的绿色农副产品外出销售,真是办了一件利民的大好事。(石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