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土左旗: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内蒙古日报》(2017年1月11日) 05版

□本报记者 郑学良 海粼 皇甫秀玲

刘洋

近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金山开发区内的中国一冶集团呼和浩特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基地。只见施工现场塔吊旋转、工人往来穿梭,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没有因为北方冬季的寒冷而停工,刚巡查完施工现场的中国一冶集团呼和浩特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基地副总经理鲁忠宝,搓着冻僵的双手介绍说:“根据甲方要求,项目一期工程中1.2万平方米的锂电池正极车间厂房工程,要赶在12月底完成厂房封闭,确保生产设备进厂安装调试,眼下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室外渣土废料清理和钢架、墙面瓦安装。”此项工程从2016年9月8日破土动工到完成建设仅有3个多月工期,要比正常进度提前2个月完成。这几个月,施工人员从早8点到晚9点,以不耽误一天,不懈怠一天的精神抢工期,保进度。

“天寒地冻赶工期,施工非常艰难,安全隐患极易产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查找、监控施工现场的微小隐患。针对北方寒冷气温下施工特点,我们采取冬季施工系列专业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最近,我们的安全弦绷得更紧了,工地召开了专题安全会议,拉响安全警钟。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因素’ 两大方面,对占地960亩的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全面展开大排查。”鲁忠宝说。

高空作业、火源、临时用电都极易产生事故。连日来,一冶集团安监组围绕这3方面,查找出大大小小多项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进行整改。

对高空安装作业人员,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作业人员安全上岗,为每个高空作业人员新增设了防坠器,增加了防滑鞋。

对现场火源,采取防护措施,用防火材料搭设保温棚,围挡易燃施工材料,按照相关标准配备全套灭火器,设专人全天候巡查火源点,并对现场施工机械进行巡检。

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设备的配置,重新制定了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铺设。

从施工人员入场教育到施工现场全天候巡查、每周大检,到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现在该企业已形成有计划、有检查、有整改、有反馈、再检查、完成整改的安检循环机制。

来到位于土左旗的亚洲最大的陶瓷纤维节能材料制造厂商—— 内蒙古鲁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挂在墙上的每日安全检查记录和处罚记录赫然醒目;办公室里厚厚的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填写着各种隐患排查记录,小到一个烟头,大到防护器材设施使用不当,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的点点滴滴,看了令人安心,让人欣慰。

随工作人员走进年产10万吨、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航空、石化、化工、船舶的保温耐火节能材料生产车间,该企业行政总监赵传礼介绍说,机械伤害对作业人员来说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该厂运用大量煤矸石原料制作保温隔热材料,煤矸石融化流水线作业一旦开始生产,就要24小时运转且100天不能停机,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不经意触碰造成的伤害。现在,我们再度加强了对厂区机械传动部位的防护,进行有效隔离,强化安全保护措施,对排查出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逐一进行了整改,从去年至现在已累计投入资金2600万元。

内蒙古鲁阳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春刚郑重地说:“我们公司秉承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重于效益的安全生产理念,自建厂伊始就成立了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从厂区建设到生产经营,全程跟踪负责。实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即生产过程中某项流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未进行防护整改,安全管理人员有权终止生产过程,直至整改完成。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第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立业,节能报国是我们鲁阳人的不懈追求,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