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羊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对话人: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7日) 07版
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 贺文

内蒙古自治区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 贺文

本报记者 赵娜

赵娜:我区是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畜牧业大区,羊产业又是我区畜牧业产业的龙头产业。我区近两年的羊价是怎样的,最近的羊价又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贺文: 2014年以来,我区活羊收购价格出现连续明显下跌,据各盟市上报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1月,全区活羊平均收购价格为8.46元/斤,较2015年下降3.20%。自2014年,活羊收购价格由15.62元/斤下降到8.46元/斤,累计下降45.84%;羊的头蹄、下水、毛皮等副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例如,小肠价格由每副40元下降到不足4元,降幅90%以上;无刺优质羊皮收购价格由70.00—90.00元/张下降到8.00—15.00元/张,降幅达83.3%—88.6%。2014年至2016年11月,羊肉零售价格由31.84元/斤下降到26.05元/斤,累计下降18.18%。与终端消费环节相比,养殖户(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最近,羊肉零售价格到2016年12月15日这一期为27.85元/斤,价格略涨。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肉类消费进入旺季,需求增长拉动所致。

赵娜:在2014年前羊产业形势大好的背景下,羊价突然大幅下跌,具体到2016年价格下跌的原因与往年相比有何异同?

贺文:总体来说,2016年和之前价格下降共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前两年肉羊产业行情较好,羊肉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养殖者的积极性,导致养殖数量增多,据统计数据,我区2015年羊的存栏量已经突破1亿只,而消费增长比较缓慢,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导致了近年羊肉价格的相对下降。其次,由于我区的天然牧场特别适合羊的养殖,一般每年的7—11月份是牧场活羊集中出栏的时候,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导致肉羊收购价格较低。同时,包括我区在内的国内很多地方也在大力发展肉羊养殖,例如像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等均出台发展肉羊产业的刺激政策,行业竞争加剧。因此,虽然我区有品质优越的乌珠穆泌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等天然放牧品种,以及新育成的察哈尔羊、巴美羊等育肥羊品种,但在市场上这些优质羊肉却不能以优价卖出。还有就是国外进口的低价羊肉对国内羊肉市场冲击也较大。

2016年羊价下降比较特殊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受2016年牧区旱灾的影响,饲草产量严重下降,价格飙升,肉羊生产成本上升,促使养殖户入冬前进一步加大出栏力度,以减轻过冬压力;另一方面,由于2014年、2015年的羊价偏低,有很多牧户压栏惜售,但是由于2016年饲草成本高,牧民的养殖压力更大,被迫提前出栏。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2016年活羊收购价格进一步下降。

赵娜:在整个羊产业呈现疲软态势下,如何改变羊价低迷的现象?同时,我区的羊肉无论在味道和营养价值方面都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那么如何能够强化品牌,进一步提升羊产业的转型升级?

贺文:我认为,进入市场后,受市场整体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为了缓解羊价下跌给牧民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省份的经验与做法,引进类似于其他农副产品的价格保险机制。针对羊产业,采取政府拿一部分资金,农牧民少量出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建立羊肉目标价格保险制度。这种做法可以解除牧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这一办法不会直接干预市场,有利于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羊价下跌,一方面是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区养殖模式较为传统,产业链条较短,副产品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因此要实现该行业的转型升级,就应该积极吸引社会资源特别是龙头企业参与品牌建设。结合市场差异化需求,可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提高龙头企业的综合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产品开发,特别是研制富有特色的品牌产品,提高肉羊产品附加值。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草原羊的品质优势逐步转化为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真正把草原特色畜牧业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做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