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依托农副产品优势 做大做强羊产业
对话人: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7日) 07版
内蒙古蒙亘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磊杰

内蒙古蒙亘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磊杰

本报记者 韩继旺

韩继旺:这两年国内羊肉市场行情疲软,许多养殖户通过压缩存栏数、缩减养殖规模来规避市场风险,而你们公司却逆势投入扩大养殖规模,有这回事吗?

陈磊杰:连续几年的羊肉市场低迷确实让我们这些养殖大户很头疼,许多养羊户一直保本或者微利运行,但是我们是专业养羊的,从2005年起步阶段的年出栏2000只发展到2016年年出栏5万只的规模,也是经历了风风雨雨。虽然目前羊肉市场低位运行,但是我一直看好养羊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羊肉因其绿色生态的天然优势,已逐渐被国人从接受到青睐,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2016年投资了5000万元正在建设10万只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里面新建了3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同时配套建设有机肥料厂和饲料厂,计划2017年5月份全部投产,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届时同期存栏肉羊可以达到10万只规模,年出栏35万只。

韩继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的临河区素有“塞北江南”和“塞外明珠”之美誉,你认为河套地区发展肉羊产业有哪些优势?

陈磊杰:一方面,河套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地区,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这里盛产的玉米秸秆、小麦秸、葵花头粉、葵花饼、番茄皮、苜蓿草等都是养羊的上好饲草料,发展工厂化养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这里羊产业已经形成从种羊、育肥羊、屠宰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所以,我们养殖大户无论从羊源补充、饲草料供应、育肥羊销售都很方便。同时,在发展中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养羊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了补贴、防疫、保险和培训等内容,让羊产业有了多重保障。例如,我2016年就享受到了30万元的青贮项目补贴,并得到河套农商行的贷款支持。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坚持“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优品牌”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打响羊品牌,对此我很有信心。

韩继旺:你的养羊场建在农村,对周边农户有何拉动引领作用?

陈磊杰:我的养羊场位于临河区狼山镇民强村,场里有5000只基础母羊,一年能繁育1万只羔羊。其他羊只全部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2016年就收购了4万只羔羊进行集中育肥,带动600多农户和我一起发展养羊业。我的养羊场年需青贮饲料3万多吨,每年用于购买农户玉米、全株玉米、葵花头粉等精、粗饲料资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增收。养殖场长期雇用周边农户13人到这里打工,年支付工资50多万元,拉动了当地的就业。而且在我看来,养羊业与当地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可使粮食、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又可以通过有机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这种利好是长期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