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


抗战文艺作品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邑生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0日) 10版

2017年全国大中小学春季教材中,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门关于修改这一历史概念的通知,连日来引发了全社会高度关注。“ ‘抗倭十四载,血战乾坤赤! ’这个比‘八年全面抗战’更有力度的句子,正成为所有中国人新的共识。”有评论如此肯定这一变化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十四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相关部门表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能够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相关专家也表示,十四年抗战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 。

“同志们,十四年抗战开始了” ——广大网友对“十四年抗战”概念无一例外地表示认同和支持的同时,也顺带着又调侃了一把抗日“神剧”。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裤裆藏雷等雷人情节备受诟病。这些抗日“神剧” ,或者是创作态度不严谨、不认真,或者是将血与火的战争简单化为小儿女的恩怨情仇,娱乐化、庸俗化,甚至夹带色情等各种“料” 。归根到底,是创作者的历史观出了问题。在我们整个社会对十四年抗战历史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的大环境下,抗日“神剧”的精神旨趣与叙述策略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

历史,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历史给了文艺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艺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艺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从八年到十四年,对广大文艺家而言,可以开掘的素材更丰富了,但同时,在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对于中华民族十四年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史,最终将留下怎样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更生动的艺术再现、更深邃的人文思考,也成为一个新课题,值得每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文艺家认真对待、努力担当。

“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家书写历史提出了明确要求。值得欣喜的是,近一两年来,抗日“神剧”在观众的吐槽和有关部门的规范下,已经呈现逐渐消减、沉寂的迹象。刚刚过去的2016年,绝大部分以庆祝建党95周年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影视剧中,已经难觅出格的雷人、雷语和雷情节。由此,关于十四年抗战的文艺书写,将留下怎样壮阔的答卷,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