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


手炉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13日) 06版

□孙娟华

人们的防寒措施五花八门,外出有棉袄、羽绒御寒;在家有暖气、烤炉保暖。我却独爱姥姥送给我的手炉(如图)。

手炉是铜质的,呈圆形,高8厘米,直径4厘米,由炉身、炉盖、提柄三部分组成。炉身远看光滑透亮,细看还是布满刮痕,捧在手心久经摩挲,倒是愈来愈光泽了。炉身有外壳和内胆两层,铜制内胆,内放燃炭,以产生热量,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将热量由内胆口沿着镂空炉盖散发出来。镂空炉盖可是手炉最精巧的部分了,梅花镂空雕刻的炉盖既美观又散热,还可以侍弄炭火,散热原理相当高明,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抚之烫手。手炉还设计有手柄,方便携带。小时候每年春节回乡下姥姥家,总是不安分得像脱缰的小野马,在田野间、小河边,玩鞭炮、抓鱼,冻得满脸通红,手指僵硬,姥姥便往手炉里放了炭火,让我捧在手心暖身。

相传,手炉起源于隋朝。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到了唐朝,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必需品,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白居易有诗云:“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非常普遍,且形状多样,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小巧玲珑,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手炉》:“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过去的读书人,有了手炉,就能暖手疏血,书写绘画两不误,正是“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红楼梦》大观园里,不独黛玉用手炉,凤姐也常手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如今,手炉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姥姥也早已离开了我,而手炉却一直珍藏在我身边,哪怕冬日再严寒,只要望上两眼,内心的温暖便汨汨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