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机场大发展 |
□本报记者 康丽娜
2016年12月31日深夜23点,气温已经低至零下27度,当海航飞往北京的最后一个航班结束后,地处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机场在严寒中迎来了全年最后一个航班。这也宣告着呼伦贝尔机场取得了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了188万人次、同比增长2.4%的好成绩。
188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对于东南沿海机场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只有11个停机位,每小时仅能起降8架次航班,旅客年吞吐量原设计为26.3万人次的支线机场,这绝不是个小数目。188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意味着呼伦贝尔机场成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支线机场中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机场。
近年来,呼伦贝尔地区一直贯彻“政府搭台+旅游唱戏+机场开航线”的思路,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冬季那达慕大会、夏季自驾游,美丽的呼伦贝尔地区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为了解决过去旅游旺季“一铺难求”的难题,海拉尔市新增了十多家三星及三星级以上的宾馆,每家宾馆床位都在200张以上。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源,呼伦贝尔机场开通了除拉萨、乌鲁木齐以外所有省会城市及其他城市的航线,总计达到57条,同时开通了飞往俄罗斯、蒙古、韩国、香港、台湾的国际及地区航线5条,目前共有22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飞往呼伦贝尔的各条航线客座率全年平均保持在83%,北京航线的客座率则高达95%。由于呼伦贝尔机场不断开拓航线,邀请更多航空公司加入运输市场,旺季航班明显增多,最多时一天达60多班次。
海拉尔机场规划的“4-7-6-5”航线网络结构,现已建成。四大枢纽(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的航班密度进一步加大;“低成本、高频次、大众化”的战略进一步落地;七大区域性枢纽(沈阳、天津、青岛、西安、武汉、重庆、广州)航线常态化;实现了六大旅游客源地(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厦门、深圳)的全覆盖;完成了五个国际和地区(俄罗斯、蒙古、韩国、台湾和香港)航线贯通。
新航线的陆续开通,加速了呼伦贝尔机场扩建的脚步。如今,机场扩建已经接近尾声,计划2017年投入使用。预计扩建后的机场至2020年能够满足每年3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共有4个支线机场,2个通用机场,到“十三五”末将建成10个通用机场,这些通用机场除了完成通用航空飞行以外,还将担负起向呼伦贝尔机场输送客源的任务,完成打造市域一小时飞行圈。呼伦贝尔机场已经形成了“与周边支线机场相通”“与周边通用机场相联”的局面,作为一个局部区域的小枢纽将地处东北偏远地区的呼伦贝尔与内地紧密连接,大大促进了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