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的“检修医生” |
□本报记者 宋爽
每天早上8点,吴红斌就开始对管辖的机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遇上“疑难杂症”,他是妙手回春的“检修医生”。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要“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这让吴红斌干劲儿十足,作为检修队党支部副书记,他抓党建和检修两不误,像一枚螺丝钉,深深扎根在汽机检修第一线。
20多年来,吴红斌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工做起,工作不断变化,但他不断钻研的劲头却从未停止。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吴红斌对汽机检修工作了解并不深。是老师傅的一句话,让他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汽轮机调速系统好比汽轮机的心脏、人的大脑,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素质是难以胜任的。’”
设备是电厂发电的基础,检修的第一职责就是要确保所管辖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在开始检修工作之前,要先弄懂机组说明书,当时吴红斌看的说明书有200多页,全都是繁体字和希腊字母,看起来很费劲。他白天向师傅们请教,下班后继续抱着说明书研究,第二天带着疑问再去问师傅。一年内,他把说明书读了3遍,后来能闭着眼睛分清油管的走向。
检修工经常使用钳工工艺,他便用班组库房的台虎钳不断练习,直到手上磨起厚重的老茧。为了摸清汽轮机的“五脏六腑”,他经常在密如蛛网的管道中猫着腰研究设备的构造。2002年,7号机组大修,同步进行DCS改造工作,在当时的内蒙古电力系统,这是首台10万千瓦机组DCS改造,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作为调速班班长,吴红斌肩上的担子不轻。面对难题,他拿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最终发现了脉动油的排油量与负荷不匹配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对电液转换器控制滑阀油口的设计方案。两台10万千瓦机组投运后,DCS系统工作性能完全达到了要求,所有接口未发生渗漏,大家无不为他竖起大拇指。“从事汽机检修工作,要想多积累,平时就要脏活累活抢着干,这样才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难题。”吴红斌说。
在吴红斌的工作生涯中,2003年6月28日算得上最难忘的一天,当时正值厂里8号机大修,但偏偏那时老厂1号机发生油系统泄漏,造成汽轮机着火停机事故。两项工作得同时开工,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此时,他的妻子马上临产。作为丈夫,他本该陪在妻子身边等待孩子出生,可作为检修人员,他实在无法离开繁忙的工作,他成了不顾家的“工作狂”,当吴红斌完成工作,拖着疲惫的身子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出生2天了。
自从2011年担任检修队党支部副书记以来,吴红斌从汇编32项党支部制度、梳理台账做起,带领职工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吴红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在党员和技术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创新项目11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
吴红斌正用行动践行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一项项荣誉是对他这位一线检修人员、共产党员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