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西游伏妖篇》:还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吗?
◎江宏

《内蒙古日报》(2017年2月24日) 10版
电影《西游伏妖篇》海报。

从《大话西游》三部曲到《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周星驰挖掘《西游记》的灵感似乎永远不会枯竭。自以为懂得或略懂西游精髓的一代人惊异地发现,这部古典神话巨著竟然包裹了如此繁复的人性深度和世俗百态,自己当初可是把它当成儿童读物消化了呢。

西游故事妇孺皆知,人们还要挤进电影院看周星驰的西游记,不为重温经典,为了看星爷如何颠覆、如何解构、如何“无厘头”。周氏喜剧的核心魅力正在于此,让人欲罢不能。看着央视86版《西游记》成长起来的70后、80后观众,三观早就被星爷毁得渣都不剩。所以在“伏妖篇”里,唐僧的虚伪、悟空的暴虐、八戒的贪欲被放大了一百倍,师傅给徒弟下跪是危机管理学的高明应用,比丘国国王的童真表象下隐藏邪恶,白骨精其实是善良的受害者,种种匪夷所思的改编,观众都能欣然接受。

电影前期宣传片中,徐克和周星驰有一段关于特效的对话,暗示特效是一个梗,结果特效成了本片最大的争议。师徒四人大战蜘蛛精的片段相当亮眼,氛围营造得鬼魅森森,人物造型妖异,典型的徐克画风,千万个蜘蛛组合成一个巨无霸蜘蛛的场景令人叫绝。比丘国历险中,“机械朋克”红孩儿的人设更是突破了国产神话电影想象力的边界。这就是周星驰啊!尽管你知道他就是荒诞的代名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他总能出乎你的意料。

不过,特技使用过度就会弱化故事,在以前的周氏电影中,这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那时无论化妆、背景、特效都很简陋,甚至粗鄙,反而强化了谜一般的喜剧效果,构成周氏电影鲜明的风格符号。技术和美学,原来相爱相杀。

据说在今天的中国影视圈,不囤积几个IP,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言必谈IP,项目开展必围绕IP,否则投资方正眼都不会看剧本。套用这个思路,《西游记》也可以算是周星驰的IP了,无论是从前的解构,还是如今建立在商业运作模式上的重构,都能够老少通吃,穿越几代人的记忆和想象。

但经典和IP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就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情形看,理性反弹已经显现,IP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各领风骚三五天,圈钱然后走人,而经典却在衍生源源不绝的IP,周星驰和他创造的西游系列就将成为影史上一大明证。

当然,选角确实是影片最大的败笔。看着吴亦凡在大银幕上面目扭曲,观众却咬着后槽牙也笑不出来,我竟然开始怀念文章的演技,好尴尬!

启用人气偶像已经成为当前影视行业的必然法则,目的在于拉拢年轻观影群体,从商业角度看无可厚非,但小鲜肉站不住脚的表演,破坏力不小,“伏妖”票房高开低走,难以延续“降魔”的神话,“周氏喜剧”的自信和底气打了折扣,仿佛一向个性加任性的人突然流俗了,令人心生遗憾。“我还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吗?”颇感失望的拥趸们自问。

“周氏喜剧”也在消费自己的IP效应,这种资源来之不易,也不会无穷无尽,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