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我区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极为紧要 打通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二) |
□本报理论评论部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的是基础的重要性。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旅游业也是如此。2017年春节假期,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8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旅游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16.64%,这一良好势头,无不和内蒙古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厕所革命、全域旅游等工作密不可分。
然而,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节节攀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成为横在我区旅游业发展车轮前的一道坎。我区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全区只有57%的高A级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重点旅游城市与旅游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缺乏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娱乐活动场所、购物综合体和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很多景区景点进出难、通讯难、服务难、管理难问题突出。这都充分说明,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我区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极为紧要。
交通之于旅游,犹如血脉之于骨骼。我区很多优质旅游资源都分布在边远地带、交通末梢,潜藏于高山密林深处、草原大漠腹地,解决交通可达性、服务便利化等问题任重道远。因此更要确立“七网+旅游”的思路,从规划编制入手,从项目布局着手,突出抓好旅游交通网、信息网、服务网建设,搭起骨架、织密网络、配套服务,统筹解决旅游“最先一公里”前端布局和“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
过去旅游是向别人证明“我来过”,而如今旅游却是告诉自己“我在这儿感受了什么”。及早树立“快旅慢游”的理念,着力打通城市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连接公路,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到景区公路交通的无缝对接,提前谋划快速铁路、高速铁路开通后沿线景区提升改造和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构建覆盖全区主要旅游基地的通用通勤航空网络,就会把旅游景点的“珍珠”串成全域旅游的“项链”, 进而让游客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留在景区的时间越来越多,尽情享受“快旅慢游”生活。
旅游和互联网的双向拥抱和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打造内蒙古旅游升级版,必须要强化“旅游+互联网”思维,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区重点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建设,把旅游产业运行监控和应急指挥、旅游电子政务和信息资讯、旅游营销咨询服务和电子商务网站集群等纳入一个平台,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全程覆盖、全域覆盖。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更是“口碑经济”,讲究的是身心感受。多增强服务配套的意识,鼓励和引导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娱乐活动中心、购物综合体和自驾车营地、自助游驿站等建设,鼓励和引导高端度假酒店、主题度假饭店、精品客栈、乡村民宿和民俗村、度假村等发展,鼓励和引导民族餐饮、美食街区等开发,不断提高旅游的快捷性和舒适度,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满意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路不通、路不好,游客就不会来。路上的景观不美,游客对风景的感受就会大打折扣。服务不周到,远道而来的游客就会感觉疲惫,游玩就没了意义。唯有立足优势,直面短板,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打通旅游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就定能推动我区旅游业提速扩量、提质增效,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