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


读书的意义
自由谈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6日) 10版

□王枝莲

前年正月,农村老家的兄弟姐妹进城拜年,时值3D电影《狼图腾》热映,就请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更没看过立体电影的他们观赏这部在内蒙古实景拍摄并创下多项纪录的大片。看完后,旁人都反响强烈,唯独三哥反应平平。问及原因,他说,多年前他就看过这本书,电影拍的远没有他想象的震撼和动情……

笔者的三哥已年近半百,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半世纪以来几乎就没怎么走出过家乡那个小小的村落,但他很自信地说,他的灵魂早已跨越古今中外,领略过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将他和外面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书籍。他说,读书成为他单调生活中最奢侈的盛宴,也是他疲惫劳作后最高级的享受。

前些天文化群里人们探讨“读书能否改变命运”的话题,感受颇深。如三哥这样半辈子以书籍喂养灵魂的农民,可以说读书并未能改变他的现实生活,也没有改变他身为劳苦农民的命运,但他内心的自信与强大、精神的富足与丰盈,却无不拜书籍所赐。纵然人的职业可分为三六九等,但精神的境界却可以跨越地位身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灵魂平等。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环卫工人的精神境界,或许比高官大腕高尚得多、厚道得多。

如果把人的生命分为身体、精神、灵性三个层面,读书确实不能“当饭吃”,也不能给人以肉体上的温饱,但却一定会给精神以慰藉,给灵性以供养。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灵魂琼浆。不管是身处江湖之远,还是位居庙堂之高,都应给生命一个更宏大、更神圣的意义,书籍会给我们一条通道,让我们与这个意义连接。爱读书的农民三哥,觉得有足够的能量战胜命运的挫折与苦难,根源或许就在于此。

许多现代人把身体层面的满足视为终极目标,而荒芜了精神层面的构筑,停滞了灵性层面的成长,因而滋生了一大批锦衣玉食的“空心人”,甚至也不乏“衣冠禽兽”。听农民三哥谈读书,让笔者感悟到:有一种“逆袭”,叫“哪怕身份卑微,却可以让灵魂高贵”。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意义——至少也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