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

■重头戏
兴安盟: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14日) 09版

本报兴安3月13日电 (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我要感谢旗就业局连续提供的创业基金,现在,我们园区已经给周边百余户家庭以及音德尔镇6家幼儿园、2家饭店提供了‘私人定制’的有机蔬菜。”提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好力保村双宝现代有机农业园区理事长丛宝磊满脸笑容,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创业扶持下,他创办的现代有机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获兴安盟“创享青春杯”创业大赛最佳创新奖。

守住民生底线,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里,兴安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让百姓最大限度地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提升幸福指数,兴安盟各级财政民生支出173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近80%。

在脱贫攻坚方面,该盟全面落实“三到村三到户”等精准扶贫举措,投入信贷、引导资金11亿元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筹集资金8.6亿元用于贫困户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顺利迎接国家和自治区脱贫考核验收,2016年减贫2.4万人、乌兰浩特市摘掉区贫帽子。

创新创业方面,该盟通过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7个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兴安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科右中旗创业孵化园区相继投入使用。全盟农牧民转移就业15.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社会事业方面,兴安盟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优质特色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走在全区前列。稳步推进盟旗两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兴安盟文化中心、图书馆、妇幼保健院等为重点的文化卫生惠民工程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兴安盟社会保障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户、“三无”人员供养保障标准提高12%,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限额分别提高到40万元和30万元,为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实行免收挂号费、免费乘公交车等优待政策。

2016年,该盟还全面启动“四横三纵”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以棚户区改造、断头路打通和一山两河景观带打造等为重点的城市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36.7公里,改造城市棚户区1万户、农村牧区危房3.2万户,一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农村牧区道路、饮水、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也得到全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