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造血式脱贫让困难户有了自主发展能力 |
本报乌海3月15日电 (记者 于海东)如何彻底挖掉穷根?乌海市乌达区采取的措施是一户一策、点对点结对精准扶贫。借助这一好政策,该区刘红信等51个贫困家庭脱了贫,跟上了身边村民的全面小康步伐。
刘红信现在是乌达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雨润三禾农业科技公司的工人,工作就是种菜。以前他在乌兰淖尔镇种地,是给自己种,但年收入还不及现在的一半,一家5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现在我才干了半年多,就挣了快2万元,比我种一年地的收入都多了,而且还省下了人力。”
以前,他和媳妇2人种一年地最后仍落个贫困,现在给企业种,半年多就脱了贫,让他也憧憬起了人们眼中的小康日子。政府也很给力,为他这样的贫困户出台了危房改造优惠政策,刘红信一家离开了农村,搬到了乌达城区,住上了楼房。然后,与他家结对帮扶的单位又帮助他在农业园区找了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和刘红信一样,通过精准扶贫,农户马桃花一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马桃花是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的居民,以前,一家的生计靠她和丈夫打零工维持,钱随挣随花,一分也攒不下。去年,她家与乌达区市政设施管理所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结对帮扶单位不仅经常过来看望慰问,了解家里的困难,还针对他们的实际,帮助她和丈夫找到了工作,夫妻2人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状况也渐渐好转。日子宽松了,心情也好了。
据了解,为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乌达区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27个县级领导牵头负责、51个包联部门与51户贫困户126人“一对一”帮扶关系,51个包联单位在入户摸底的基础上,找准关键致贫因素,制定了详实、可操作性强的脱贫方案,27个区级包联领导牵头研究、审核确认,进行点对点帮扶,做到了“一户一策”,实现精准帮扶。
在51户126人中,因病致贫的有29户。为此,乌达区突出了医疗救助,为贫困户发放了价值百元的医疗小药箱,并为这126人购买了免费体检项目。贫困户在区中心医院住院期间均可享受免挂号费、免救护车出车费的两免政策和减检查费、减化验费、减手术费等七减政策。
乌达区还积极探索保险扶贫方式,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助脱贫攻坚合作协议》,为126名困难群众购买了意外身故、意外医疗等6项保险,每人保费205元,提高了困难群众的防风险能力。
如今,51个贫困家庭的房屋都得到了修缮、重建或异地安置,保障了住房的安全。乌达区相关负责人说,“多种途径的帮扶就是要实现造血式的脱贫,彻底让贫困居民掌握自主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