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


“五联共建”唱响党建好声音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0日) 11版

□本报记者 白丹

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三不两利”政策的诞生地,是全国唯一一个纯牧业满族乡。近年来,满族屯满族乡党委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构建起“组织联建、阵地联创、先锋联带、富民联动、边防联固”的边境地区“五联共建”基层党建模式,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发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富裕、民主、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

乡党委与边防派出所通过确定共建目标、明确共建职责、找准功能定位,不断加强组织联系。在乡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包联各嘎查基础上,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兼任了乡党委副书记、8名干警兼任嘎查党组织副书记。通过警地密切协作,乡村两级在维护辖区稳定、抓实治安联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群众水平等中心工作上形成了警地联动机制。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警地探索建立起党课同上、党日同过、党务同练、大事同议、制度同建的“五同模式”。每年乡党委与边防派出所都会共同开展“党课讲在草原上”、“警地共建筑北疆”等主题活动,使党组织凝聚力再提升,党员队伍示范带动作用再增强。结合工作实际,乡党委与边防派出所建立起定期会议制度,按照每月开一次座谈会,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小结;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加大推进力度;每年召开一次党群联席会议,对全年工作进行盘点,接受群众评议,形成了辖区安全、维稳、固边等重大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工作机制。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程中,乡党委与边防派出所选派96名党员干部与贫困牧业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多项举措,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难题210件。同时,民警“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嘎查建立了“爱民三室”即:爱民活动室、爱民警务室、爱民阅览室,开展便民服务,进行法律宣讲,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按照 “五个一批” 脱贫方式,警地联手,通过建设幸福院,落实易地搬迁,延伸养殖产业链条,组织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和加大劳动力输出等多种方式,使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乡先后成立了特门嘎查鑫祥圆养殖专业合作社、满族屯嘎查畜产品流通协会等经济实体,构建起“支部+协会+党员中心户”联动富民模式,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在乡党委和边防派出所的帮助扶持下,特门嘎查鑫祥圆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了“特门郭勒” 优质有机肉类商标,产品远销北京、长春等大中城市,使社员和周边牧民收入明显增加。

乡党委还与边防派出所成立了“三队一协会”,即夕阳红老年巡防队、牧点骑巡护边队、红色堡垒先锋队和守望草原协会,建立警地联合领导小组、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推进群防群治。“三队一协会”组建以来,为牧民上门服务200余次,化解民事纠纷119起,救助危难群众21人次,查处治安案件32起,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5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起,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2万余元,找回失散牲畜2000多头,直接挽回牧民经济损失40余万元。

2011年,满族屯满族乡党委被兴安盟综治委评为“爱民固边模范乡”;2012年、2013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两次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公安边防总队评为“‘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被自治区综治委、公安边防总队评为“爱民固边模范苏木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