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

《生态战略》:
生态型企业改写市场竞争规则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3日) 11版

■重磅热书

□胡艳丽

在《生态战略》中,作者以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企业从应用型企业向平台化企业到生态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全景路径,创新性地提出打造人才生态、构建组织生态、搭建客户生态、塑造生态文化,通过产产互动、产融互动、产网互动、产才互动的方法实施生态战略。作者指出,生态型企业正在改写市场的竞争规则,他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在更大格局上构建生态系统,开放自己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吸引各种市场“生物”加入生态组团中,协同发展、进化。

书中列举了Alphabet(原公司名为Google)、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海尔、滴滴打车、乐视等一众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案例,他们的共通点在于,都曾遭遇业务的瓶颈及市场的质疑,而后在转型升级的路上,逐步开放系统、资源,围绕企业的核心能力,拓展企业的外延,吸引合作伙伴共赢发展。在合作共赢的过程中,以原发生态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半径逐步扩大,加盟伙伴及业务子项实现自身的发展,产生新的生态。比如阿里旗下的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公众号等,都是从大的生态环境下再衍生出新的生态,它们不仅可以与大的生态系统相呼应,互相支持,还能有效的自我修复、自我升级,形成一个类似热带雨林式的生机蓬勃的生态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生态型企业,有3点前提条件:其一,企业家及核心团队要能够着眼长远,全面布局,有一定的生态圈布局设计能力;其二,要能够摆脱短期资本回报率的束缚,有将企业做成公共设施,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社会需求的胸襟,及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能够令生态圈中的企业多方受益的能力;其三,要能够持续推进企业的组织、人才、文化的全面升级和迭代,使企业与生态环境同步进化。纵观成功的生态型企业文化,大致具有以人为本、成人达己、合力共创、利益共享、快速迭代、开放包融的共性特点,唯有依靠文化的持久支撑,生态型组织才能由一个简单的利益组合体,成长为一个生生不息、相互依存、不断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

构建生态型企业是一个持久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受制于资源及资金限制,在起步之初很难达成,此种情况下,加入一个优秀的创新生态环境之中,形成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再慢慢培育企业内部的人才、组织、文化等软实力,构建硬件设施、系统平台等硬实力,对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更为有利。

《生态战略》

作者:宋旭岚 许新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