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人脸识别厕纸机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27日) 12版

【回放】天坛公园北门、南门、西门公厕内,一共安装了6台人脸识别厕纸机。游客只要站在厕纸机对应的特定识别区,面朝人脸识别屏幕,就会有厕纸滑出,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可取一次纸。据悉,在游客量较大的南门公厕厕纸用量已从原来每天的20卷减至现在的4卷。

【热议】一些游人的不文明行为,逼得公园出奇招,这多少有些尴尬。不过,“刷脸出厕纸”并非对于少数人公德缺失的退让和妥协,而是通过技术的方式涵养道德,促进更多人公民意识的提升。

“刷脸出厕纸”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带来“过度使用是不文明的,是不被允许的”心理暗示,促使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此外,“刷脸出厕纸”还向人们传递出“我不拿,别人也不拿”的信号,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坦然面对免费资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德观念形成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环境方面,制度和技术对道德的涵养不可或缺。尤其当道德还在蹒跚学步时,需要技术扶一把、送一程,当道德逐渐成长起来时,自然可以丢掉这根“拐杖”。

(张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