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乌兰乌素嘎查“一户一特色”家家干劲足

《内蒙古日报》(2017年3月30日) 09版

本报鄂尔多斯3月29日电 (记者 王玉琢)“旗里的配送车就要来了,我得抓紧时间下订单捎点货物……”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便民超市里,温都玛和丈夫一边清点着货物,一边熟练地用手机在鄂尔多斯市养殖业乡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APP平台上下订单,忙得不亦乐乎。前些年,温都玛的丈夫达嘎巴雅尔因一场交通事故欠下了不少外债,家里劳动力紧缺再加上没有多少外来收入,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去年他们家盖起了130多平方米的连体新房和便民超市,其中政府给予各项补贴资金接近6万多元,用温都玛的话说,“富起来”指日可待了……

乌兰乌素嘎查靠近该旗几个温泉旅游度假村,东乌铁路、荣乌高速、109国道东西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在建设新牧区过程中,乌兰乌素嘎查按照“一户一特色”差异化产业发展目标,首批37户牧民按照发展意愿和自身条件,搞起了养殖业、种植业、奶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据统计,去年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200元。

“嘎查里自来水、煤电两用地暖设备样样俱全,油路直接通到家门口,现在我们牧民的生活条件比城里的还要强!以前我们两口子在旗里给别人打工,辛苦受累不说,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这两年嘎查面貌一天一个变化,我和爱人一合计就干脆回来住了。”牧民巴图巴根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他们家盖起了133平方米的蒙古族风格别墅,并搞起了“牧家乐”,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忙的时候客人多了就招呼不过来,明年想再搭几个蒙古包,扩大经营规模……”巴图巴根眯缝着眼笑呵呵地说。

自从嘎查通了大功率常电,奶食品专业户乌兰琪琪格购买了大功率烘干等设备,产量翻了两倍。今年以来光奶食品加工收入就达6万多元,全年有望突破8万元。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副苏木达、乌兰乌素嘎查驻村干部达赖说:“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实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齐头并进。”

图门吉日嘎拉是阿尔巴斯苏木的一名养殖大户,去年引进了自动饲喂机和智能牲畜饮水系统之后,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平日里800多只羊夫妻俩就能照顾。“接下来我想给棚圈安上监控摄像头,这样在手机上还可以看到羊圈和家里的情况,冬天接羔也轻松很多。”图门吉日嘎拉说。

“现在我们工作重点是按‘一户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在现有生态型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业的基础上,依托广袤草原风光、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交通方便的有利条件,发展以牧家乐为主的草原文化特色旅游业,想方设法让牧民的腰包尽快鼓起来……”乌兰乌素嘎查党支部书记刘革命说。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同时,乌兰乌素嘎查搭建起了农牧产品网络直销平台,并采用统一免费配送模式,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嘎查的各种纯绿色农畜产品和手工艺作品等销往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