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葬让生命永存于自然 |
□本报记者 霍晓庆
4月1日,呼和浩特市慈安人文纪念园,低徊的音乐萦绕耳边,空气中弥漫着思念的气息。市民李女士和她的两个兄妹,遵循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骨灰撒在树下,与芳草为伴,与自然相融。
自1956年来内蒙古支边到2016年底去世,整整60年,致力于草原生态研究的父亲,早已将自己当成草原的儿女,生前给儿女留下遗言:我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这儿,我去世后,要把骨灰撒向草原。“今天,我们实现了父亲的遗愿。母亲也特别赞成这种方式,将来我们也要追随父亲,选择生态安葬,让生命永存于自然。”李女士说。
当天,在自治区民政厅和呼和浩特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的节地生态集体安葬活动中,14名逝者的骨灰葬于树下和草坪中。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等9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我区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对选择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撒草原等生态安葬的给予免费安葬。
“通过大力倡导,生态节地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安葬呈逐年上升趋势,绿色殡葬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赵景波说。
“埋骨何须桑梓地,但留真情在人间。节地生态安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符合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长辈作出这样的决定,我们全家都很支持。”参加集体安葬活动的朱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