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人生是个逐渐俗化的过程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7日) 09版

□邱贵平

大多人、尤其有点艺术细胞与才气的人,在年轻和尚未成家的时候,往往都是高傲的,对金钱和权力比较排斥。如果他手头有点钱,和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的时候,总是抢着付钱;如果他手中有点权,狐朋狗友托他办事,办得了马上办,办不了的创造条件也要办,而且不收取任何辛苦费。否则就会觉得自己俗,对方也会指责他俗。如果他既没钱也无权,就会摆出一副“金钱于我如粪土,权力于我如狗屎”的清高,但向有钱的朋友借钱、要有权朋友办事的时候,却一点不含糊,口气不是请求商量而是命令式的,好像借钱给他为他办事,是朋友应尽的义务。借钱一般是不还的,如果向他要,哪怕要求他口头表示一点感谢,就觉得对方俗不可耐。

除了借钱有借有还,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不俗”,一结婚,很快变得俗套起来。结婚时本来欠了一大笔债,那时工资极低,稿费基本没有,经济日益紧张,每月没到月底就出现财政赤字,经常被一点小钱憋得便秘。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在放钱的抽屉里放上许多纸条和一支笔,拿钱的时候顺手签一张纸条,月底结账,收入支出有个来龙去脉。这招果然奏效,有一纸束缚,就得手下留情了。

有一回,妻子为了收入和支出相差一元钱冥思苦想,此举把妻自己吓了一跳,抱住我恐惧道:“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是不是忒俗?”我叹了口气,开导妻子的同时安慰自己:“做人和作文一样,都忌落俗套,但俗到一定程度就要入俗,大俗而大雅。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逐渐俗化的过程,大俗才接近生活的本质。三毛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为了爱情,我们必须俗下去。”

年轻时的清高,其实是一种傲气,而非傲骨。人不可有傲气,不可无傲骨。随着人生的渐次展开,傲气越来越稀薄,傲骨里的钙质并没有流失:尊重领导,决不崇拜权力;崇尚财富,决不迷信金钱;生活苟且,心中仍有诗和远方。对于那些巧立名目借钱老是不还的朋友,我不仅拉得下脸皮,而且撕得破脸皮;但是对于真正有困难的知交,不等他开口,我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人生确实是个逐渐俗化的过程。俗字由人字和谷字组成,这意味着,凡吃五谷杂粮之人,都是俗人。不吃五谷杂粮的,当然不是人了,可能是神,可能是妖魔鬼怪。

就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人俗了,也就说明他成熟了。俗了,自然而然免去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俗了,不必在别人高谈阔论的时候,硬着头皮随声附和;俗了,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自己的俗——在被雅人所不齿的时候。

存点私心做个俗人,其实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不要有害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