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日


立足实现中国梦的全局性选择

《内蒙古日报》(2017年4月16日) 02版

■上接第1版 创新对外贸易方式,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改善供给结构,坚决有力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地制宜消化房地产库存,聚焦短板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全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守住生态底线,就是要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民生问题既是经济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守住民生底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着力点。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确保全区各族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加快转型发展,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主攻方向。要痛下决心减少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着力推动体制机制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资本结构转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借力央企对接会成果落实契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推动“老字号”产业高端化发展、“原字号”产业品牌化发展和“新字号”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和拓展发展新空间。

促进五化协同,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必然选择。要顺应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正成为新一代技术和产业变革主导力量的大趋势,进一步夯实新型工业化与农牧业现代化这个基础和支撑,统筹走好新型城镇化这个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尽快补齐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短板,从而真正发挥出工业化主导作用、信息化支撑作用、城镇化带动作用、农牧业现代化基础作用和绿色化引领作用,实现“五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

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治本之策。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改革引领开放,着力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强化开放带动,就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要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以开放倒逼改革,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大改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热情,拓展各领域的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依法治区,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紧扣法治内蒙古和模范自治区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广泛汇聚团结奋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民主和法治轨道。

从严管党治党,这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抓起,围绕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自治区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