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海勃湾区以PPP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乌海6月7日电  (记者  于海东)为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乌海市海勃湾区积极响应国务院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号召,从2015年年初开始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2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凤凰河是乌海市一条城内排洪土沟,以前由于缺少资金治理,沟内堆满了各种垃圾,周边居民夏季连窗子也不敢开,苦不堪言。海勃湾区引入社会资金,采用PPP模式推进建设后,凤凰河(北河槽)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项目落地实施。仅1年多时间,凤凰河就完成了近5公里河槽硬化及周边5万平方米绿化,泄洪渠周边还建起了5个公园,昔日的垃圾沟变成了景观河。

  在海勃湾区千里山工业园区内,一座日处理1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主体建筑基本完成,该工程总投资达1.89亿,也是一个PPP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活性炭吸附再生技术,既可有效降低工业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又可降低运营成本,十分适合该工业园区焦化企业污水治理。正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蒙水乌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设备管理人员刘杰峰说,建成后,工程处理好的中水还可以卖给企业重新再利用,水价将比企业使用黄河水便宜,不仅实现了水循环利用,还可以节约黄河水。

  海勃湾区按照“七网七业”建设理念,集中以PPP模式实施棚户区改造、道路工程、城中水系、绿化及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极大地完善了老旧小区管网改造、燃气管网改造、城中水系、环城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大数据产业园等工业项目,为城市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为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海勃湾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领导小组,并将PPP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局。近年来,领导小组不仅多次邀请有关人员对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进行PPP知识培训,还多次赴安徽、河南等省市考察学习市政道路建设、城镇供水等项目PPP操作模式,并邀请有实力的企业考察洽谈,目前已与中建、中核、中冶、中铁、黄金集团、安徽国祯、北京桑德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保障PPP项目的落地和融资顺利,海勃湾区推动7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财政厅PPP示范项目库,3个项目列入财政部示范项目库,79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总投资约600亿元。目前,全区已有5个项目进入建设阶段,总投资约14.35亿元,今年还有5个棚改及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15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观察·兴安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70·特刊
   第06版:特刊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教育
海勃湾区以PPP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严查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
“爱之旅”文化旅游节 让更多游客走进鄂托克
10万亩经济林成扶贫“摇钱树”
“赵大剪”的礼物
农村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
迎来2017年首次开关
鸟中“大熊猫”黑鹳现身额济纳
350多个办事窗口方便群众
香山镇列出“扶贫菜单”让贫困户“点菜”
首辆流动体检车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