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不丢一村,不失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扎鲁特旗香山镇党委、政府按着“分类施策,精准到人,动态管理,持续有效”的思路,推出6个“扶贫菜单”,让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自由挑选适合自己的“扶贫菜”,稳步实现脱贫。
“金融+企业”菜单。 年初以来,镇里精心挑选了天缘有机农产品合作社、森德宝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两个经营效益好、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的合作社和企业,精准对接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采取“贫困户+企业+银行”模式,按照每户3万元的标准,以扶贫贷款为股金入股企业,企业按年为贫困户分红扶贫,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此外,森德宝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还采取“托管帮扶”的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目前已与18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签订了入股托养协议书。每年的9月份,公司将给每个贫困户年度定额分红3000元至5000元。
“自主劳动脱贫”菜单。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围绕养殖业、种植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合作社等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对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的企业、合作社,协助办理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于无法离开本村就业的,鼓励所在村屯开发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给予照顾;同时,对有创业项目、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人员,在资金扶持上做到倾斜。目前仅在天缘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常年务工的就有6户。巴彦宝力稿村60岁的农民安玉喜,把土地承包出去后,夫妻俩双双来到森德宝畜牧养殖公司打工。安玉喜懂技术、会维修,在公司干起了“技术活”。安玉喜满意地说:“苦了大半辈子的我做梦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心里有底了。”
“党支部+贫困户”菜单。镇党委、政府把党支部建在特色养殖基地的第一线,推出了“党支部+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增加其收入。在森德宝畜牧养殖公司为每个农户(贫困户)提供100只3市斤左右的雏鸡,每只鸡单价30元,育成后由公司回收,回收价格每市斤15元,项目实施后,每户可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
“财政扶持产业”菜单。 “这回我可不愁了,我自己买了20只基础母羊,头几天又买回2头驴。”正在圈里忙活的福山村的农民徐海军,因病致贫被纳入了贫困人口之中。目前,像徐海军一样的贫困户,全镇有79户148人对照“财政扶持产业”菜单进行对号入座,用旗本级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有2户发展种植业,有51户发展养殖业,已购进保揣犊母牛9头,基础母羊88只,保揣驹母驴50头,基础母猪23口,禽类60只。有3户发展第三产业,进行脱贫致富。
在此基础上,香山镇还精心制作了“干部倾情”“保险和教育扶贫”等“菜单”,让贫困户进行自己点“菜”。香山镇机关干部实行“一对一”包户,驻村包扶。在对2016年实现脱贫的139户375人进行巩固、提高的基础上,让剩余的87户172人稳定脱贫,确保全镇建档立卡的229户550名贫困人口,按期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王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