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语】

  2015年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棵兴安落叶松的倒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长达63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历史,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步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然而,停伐也给林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5万名从事木材生产及相关产业的职工,急需转岗安置。如何转?往哪里转?

  一时间,这道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课题摆在了林区人面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与自治区相关部门及属地政府探索创新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采取引进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合作组织、提供扶持资金、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积极培育种苗绿化、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林特产品采集加工等产业,促进职工增收致富。

  近年来,林区依托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富民兴林的强大引擎。利用林下资源采集开发、家庭经济发展、参与旅游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增加职工群众收入。而与旅游业形成产业链之态的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林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目前,大兴安岭林区已经实现职工人均每年工资4万元的目标,并且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立了23个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努力构建“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格局。

  如今的林区,红火的不仅是旅游业,苗木产业、碳汇交易、林下资源采集等也搞得风生水起,从“一木独大”到“多业并举”,林区经济的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克一河的黑木耳、阿里河的滑子菇、金河的北极狐……几乎每个林业局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转型,转出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停伐路上,放下斧锯的森工人收获了满满的信心和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经济圈
“冷极幸福人家”很温馨
搭起一座“帮扶桥”
我区86.36万亩土地享受“保姆式”“菜单式”服务
【微语】
消息树
钞票存到土地里
玉米秸秆变废为宝
“种多少瓜都不愁卖!”